普京登顶权力榜刺痛美国 美俄反应冰火两重天
原标题:普京登顶权力榜刺痛美国 美俄反应冰火两重天
在最新公布的《福布斯》全球最具权势人物排行榜中,普京压过奥巴马位列第一。图为今年9月两人在圣彼得堡G20峰会上握手。
谁是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美国《福布斯》杂志10月30日给出了最新答案,在这份72人——代表全球72亿人——的排行榜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名列榜首,美国总统奥巴马排在第二。排行榜迅速在西方舆论上炸了锅。美国媒体感慨“自由世界沦陷”,但最近的美国政府关门危机、NSA窃听丑闻以及俄罗斯主导的叙利亚化武协议又使它们很难辩驳,而冷战结束十几年后又被“老对手”压倒,这口闷气折磨着许多美国人,他们索性将炮口对准奥巴马。俄罗斯则是一片欢呼,尽管俄总统发言人相信普京会“保持平静”,但许多媒体、议员难掩兴奋,认为普京接过这顶桂冠“当之无愧”。
“奥巴马只是第二最具权势的人(排在普京之后)。”对《福布斯》新公布的排行榜,《今日美国报》的这则报道标题浓缩了深深纠结。英国《独立报》评论说,自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最具权势人物”乃是美国总统专利,而现在,如果排行榜可信的话,这个头衔已归于美国冷战手下败将的领导人——俄罗斯总统。
今年的72人排行榜中,有17位国家首脑,他们统治的国家GDP接近48万亿美元。此外,还有27名CEO和总裁,他们掌管着3万亿美元年收入,以及12名企业家。今年的榜单中有28名富豪,总资产超过5640亿美元。在排行榜前十中,普京首次跃居第一,奥巴马第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被排在第三位,教皇方济各排名第四,第五位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接下来依次是微软创始人盖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和沃尔玛CEO杜克。
“普京巩固了对俄罗斯的控制,凡是关注围绕叙利亚博弈的人,都清楚全球舞台上权力向普京转移。这位前克格勃强人控制了核部队、常任理事国席位和某些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他可能作为总统执政到2024年。”《福布斯》将这些视为普京胜出的理由,因为奥巴马的医改政策受到抨击,美国盟友对NSA海外监听震怒,10月美国政府关门16天引发问题:这里谁在掌控?“看起来,比起通常的连任总统,奥巴马提前进入跛脚鸭时期,这使他比第一低了一格”。
“世界最具权势的人……不是奥巴马?”美国CNBC网站对排名似乎不敢相信。《纽约每日新闻报》说道,“给美国泄密者斯诺登庇护、强化对俄罗斯的控制帮助这个经常光膀子的独裁者占据榜首”。文章痛惜“自由世界领导人屈居普京之下”。《纽约邮报》嘲讽说,白宫应该立即取消对《福布斯》的订阅。美国《评论家》网站31日称,“普京羞辱奥巴马”。文章质问,美国经济近乎俄罗斯经济的9倍,美国的军费达6820亿美元,俄罗斯只有910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普京压倒,奥巴马是什么样的失败者啊?
俄新网31日报道称,俄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不知道总统对此有何反应,但总统对待这样的事向来比较平静。其他俄罗斯人看上去难以保持平静。俄《报纸报》31日题为“普京超过‘跛脚鸭’”的文章说,今年普京登顶排行榜主要是由于俄实施的一系列对外政策震动了世界,满足了国际社会的需求和情绪。俄国家杜马议员什列格利表示,一年来普京除了在斯诺登、叙利亚事件上发挥重要作用外,G8、G20峰会等也让他一直成为国际焦点。因此,普京超过奥巴马居首当之无愧。俄罗斯《观点报》31日发表题为“赞扬”的文章,文章说,在俄罗斯历史上,200年前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彼得大帝,70年前是斯大林,而现在的俄罗斯总统以自己的威望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统一俄罗斯党国家杜马副主席涅维洛夫表示,由于普京为世界所做出的贡献,让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幅提升,巩固了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世界上再也没人敢小瞧俄罗斯了。
澳大利亚“商业内幕人”网站认为,《福布斯》的排行榜是正确的,普京显然是眼下世界最具权势人物。英国《卫报》31日则质问《福布斯》:如果说权力可以拿成功施加专制统治来计量,那么萨达姆是否应得到荣誉奖励?将普京选为世界最具权势人物“让人掉下巴”。 报道称,事实上,普京的权力多是幻想——由克里姆林宫的密友们树立并培养起来的,通过控制俄罗斯迅速耗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甚至压制性控制市民社会与媒体来得以维持。法国《快报》认为,普京超越奥巴马的关键是今年两人有多次针锋相对的机会,而普京往往表现得更强势。美国广播公司说,普京多年来经常炫耀权力,包括在美俄因叙利亚高度紧张之际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批评奥巴马。这位柔道斗士还通过其它更微妙的方式展示权力,比如公布赤裸上身骑马、驾驶滑翔机、打曲棍球、潜水等照片。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者吴心伯3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福布斯》排行榜表明,美国舆论对奥巴马是有不满的。美国前防长拉姆斯菲尔德曾公开表示,奥巴马是他遇到的最软弱的总统。【环球时报驻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韩国、日本记者 萧达 叶丰 青木 杨明 王刚 刘军国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 汪析 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