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爆棚”频现游客滞留 “限客令”实施遭遇考验

10.10.2013  13:21
景区“爆棚”频现游客滞留 “限客令”实施遭遇考验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10月2日,九寨沟景区由于游客太多,发生滞留事件。不仅是九寨沟,国庆期间各地热门景点均人满为患。

  来自江西省假日办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庆假日,江西省共接待游客2469.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33%。纳入国庆假日旅游省级统计的34个重点旅游景区(监测点)共接待游客479.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12%。

  10月1日起实施的《旅游法》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但《旅游法》刚实施显然没有发挥应有效力,一些景区严重超标接待游客。

游人在景区行走须见缝插针 摄/记者秦方

   游客滞留明月山

  10月3日,南昌市民揭女士高高兴兴地和小伙伴们出发去明月山游玩。

  当天上午10时30分左右,揭女士一行乘公交车到达明月山脚下。“当时也听说各个景区都是爆满,当看到明月山售票处并没很多人排队,心里还非常庆幸。”揭女士说,没想到,买完票进入景区才发现情况截然相反——到处都是人,由于山路较狭窄,游客走得非常慢,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等候。

  直到下午4时,揭女士才到达山顶。“本想到青山栈道去玩,但发现栈道上人更多,我们就决定坐缆车下山。”揭女士告诉记者。

  随后,揭女士来到缆车售票处。售票处人山人海的情景让揭女士心里一凉,排队的人不仅将小房间挤得水泄不通,还排到路上去了。揭女士告诉记者,感觉她前面起码有一千人在排队,而身后还不断有人加入排队。

  排了两个多小时后,揭女士仍然没有进入等候缆车的小房间,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估计还得再等两个小时。“我当时瞬间感觉很绝望。”揭女士告诉记者。

  回想起当天排队的拥挤,揭女士仍心有余悸。“排队现场挤得只有立足之地,根本没办法转身,连从背包里拿水都要后面的同伴帮忙。有些抱着小孩的人根本就没法排队,只好坐在路边等着最后一批下山。”揭女士称,“虽然现场有工作人员,但秩序仍非常混乱,不断地有人插队。”

  随着夜幕降临,山顶上的风越来越大,气温急剧下降。揭女士告诉记者,到晚上七八点,山上的气温降到了十几度,许多大人都冻得发抖。

  由于等候的时间过长,许多孩子开始哭闹,老人也承受不了寒冷。一直到晚上9点半,揭女士才等到了缆车。坐上缆车,揭女士回头看了看,排队的人蔓延在山路上,队伍末端的游客估计还要再等至少两小时才能坐上缆车。

  好不容易到达山脚,开往市区的公交车却没了,无奈之下,揭女士一行只好花高价坐面的回城。

  据了解,当天滞留在山顶的游客直到将近半夜12点才全部下山。

   游客超核载量须“限客”

  “景区频繁出现滞留游客事件,究竟谁之过,如果景区无能力同时接收这么多游客是否应控制游客人数呢?”揭女士认为,景区无限制地卖票以及应对能力不足是造成当天游客滞留的主要原因。

  景区人满为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游客看景变成了看人,甚至连安全问题都无法保障。对此,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旅游法》第45条明确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

  另外,《旅游法》还规定,景区在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公告或者未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未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或者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的,由景区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1个月至6个月。

  全国假日办接到游客投诉——河南云台山、湖南张家界、山东崂山、贵州梵净山等景区接待人数超载,出现游客滞留。这引起了国家旅游局的重视。10月3日,国家旅游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景区在游客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果断采取有力措施,按照预案要求,加强游客流量控制和疏导,避免发生大的问题。

  但这些规定明显没有引起景区的重视,“十一”期间各大景区依旧人满为患,鲜有景区“限客”,多数景区在“门票经济”的环境下仍选择继续卖票。10月2日,由于游客太多,九寨沟出现了滞留事件。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省各旅游质监机构共受理旅游投诉33起,其中23起投诉景区,投诉的主要原因则是假日游客集中出行、人数激增、部分景区交通拥堵、游客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等引起纠纷。

   期待主管部门介入督促

  采访中,不少景区负责人表示,“超载”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这个道理他们也懂,但该如何确定景区最大核载量呢?是指生态方面的承载量还是设施方面的承载量?他们多数是根据往年经验判断出一个数据,作为最大承载量,并有相应预案。

  但是针对具体的一些旅游设施可以测算,比如桥梁、房屋建筑等,但像古镇或者故宫这类文化景区以及山水自然景区,光靠核算景区内旅游设施的承载量是不够的。

  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按照经验,景区和当地主管部门应该知晓景区的最高核载量,但是否要“限客”更多的主动权在景区。目前,我省还没有一个景区上报最高核载量,但最高核载量并不难获悉,一般情况下,在编制景区规划时,均有这一数据。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系主任冯淑华认为,计算景区最大承载量没有太大难度。问题是,现在很多景区都由旅游公司承包经营,即使人数达到了最大承载量,也未必会限制游客进入。要解决景区人满为患的问题,还需政府部门拿出决心,按照《旅游法》规定,追究失责单位的责任,“杀一儆百”。

  省旅游质监所负责人也持这一观点。他认为,景区确定最高核载量进行“限客”非常必要,人满为患不仅无法玩得开心,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景区当地有关部门应及时介入,在游客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要求景区及时“限客”,并采取有效措施,按照预案要求,加强游客流量控制和疏导。

   建议全国统一发布旅游预警

  景区“限客”到底存在哪些困难?有景区负责人表示,如果是团队游客,景区可以很好地掌握当天的游客数量,但如今自主出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作为单个景区根本无法准确掌握当天游客的总数。

  明月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喻川告诉新法制报记者,他们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激增的游客,比如当景区门票销售超过2000张时售票处将不再售票,并设置提示“缆车容量有限停止售票”,同时劝导游客坐缆车上山,走路下山,缓解缆车压力。但喻川同时表示,许多游客是自行上山,景区对人数总量无法控制,这才导致游客排队等候缆车场面的出现。

  “景区只是在售票处贴出告示不售门票显然是不够的,此时,已经有大量客流堵在景区之外,行进在前往景区的路上,若景区关门谢客,仍会出现客流拥堵。虽然游客可以获得退票,可游客的交通、食宿费用,因为拥堵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损失,谁又能弥补?”揭女士的想法或许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应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联合交通、统计等多部门参与,在长假开始前一周,就着手统计并发布全国主要景区的预估客流数据,根据最新情况及时调整,给游客最及时、准确的出行参考。

  同时,景区也应借助更多的方式及时发布旅游信息,比如门票预约、游客分流,利用电子显示屏、路牌、高速服务区公告、手机短信、微博、广播电视等。

   休假制度不合理是根本原因

  “景区‘超载’在国内很多热门景区普遍存在,这与我国的休假制度、消费习惯或许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缺乏法律的规范以及地方政府、景区的科学引导。”

  刚从上海旅游回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平日里工作很忙,明知道国庆人很多,但也没有办法,长假非常有限,春节要走亲访友。多数人和王先生一样,平时没时间出去玩,趁着“十一”长假都想出去走走。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思敏认为,黄金周现象是休假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我国的假日总量在全球处于平均水平,但长假相对稀缺。春节长假要走亲访友,适合出游的只有“十一”长假,这也是国内最适合旅游的季节。长假过少,导致旅游需求集中爆发,旅游需求和景区供给出现严重失衡。虽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早就实施了,但在现实中并未得到严格执行。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认为,黄金周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全年假日总量是不变的,放7天,就会挪动其他公休日,造成连上7天甚至8天班的情况,反而打乱了工作节奏。”

  黄金周导致老百姓集体出游,许多景区都出现爆棚,远远超过最佳接待量,环境承载力有限,反而会破坏景区环境。蔡继明认为,实现错峰旅游,才能缓解黄金周集中旅游拥堵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文/记者方维芳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