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禁涨令”咋成“必涨令”?

24.08.2015  23:54

  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每到“解禁年”许多景区便迫不及待涨价。8月21日,记者梳理发现,在宣布即将涨价的景区中,个别景区还入选了国家旅游局2015年5月公布的“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8月23日《重庆时报》)

  “景区调价”,每当类似新闻爆出,必能引来民众争相热议,而其中“涨价”多于“降价”“控价”之后仍少不了涨价,这让民众对景区调价政策无言以对。一方面是景区哭着喊着维护成本高,一方面是民众强烈要求将公益性还给景区,景区涨价的嘴仗打了这么多年,难道景区和观光客们真的是利益相悖的阶级敌人吗?

  其实,景区和观光客本应是一对利益共同体,美丽景区吸引游客,游客食宿、购物等行为带动当地经济,从而让景区更美丽,让周边设施更方便贴心,再给游客带去更多的舒适、愉悦和放松。在这条利益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景区的主要作用在于“招人”,而“招财”的是景区周边的各项设施、特产等,那么景区门票何以总是“涨涨涨”来让游客止步于前呢? 这岂不是自断财路吗?或许正如一位网友的无奈之语“再涨价,想去的人也只有认了”,正是这种“恃景而骄”的心态让一些景区及当地政府无所顾忌的一涨再涨,景区在手,何愁游客不来?但是看看评论中广被点赞的“杭州西湖欢迎您”“国内玩不起了,去国外玩吧”,甚至有网友说“来网游吧,半天飞遍大江南北”,如果人都走了,财还会来吗?

  商业景区是市场主体,有自主定价权,但是自然景区是大自然的馈赠,本属于全国人民,有其公益性,怎能随意涨价?在国外,很多的风景名胜区都是免费参观或者仅收几美元,而我国景区大多已破百元大关,正在奔“”的路上,如此怎不让人发出“去国外玩”的感叹?景区一涨再涨,不仅是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更是置公益性于不顾。而国家下达了多次相关控价措施却仍止不住涨价大潮,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景区总能找到政策的漏洞,硬将“三年不涨”玩成了“三年必涨”也是蛮拼的了。

  现行的景区涨价虽有听证会等限制,但听证会人员基本来自当地,没有利益相关的游客群体代表,逢听必涨也就不稀奇了。“三年必涨”现象是对“三年不涨”通知的嘲弄,让类似通知失去了存在意义。对此,国家可制定相关政策,比如让听证会更为开放,或开通网上听证会,听取全国网民的意见;同时,应公开景区财政,让民众看看景区维护成本到底是多少,涨价的门票是否用到了实处,让民众关于涨了价却没有更好服务的疑问得到解答。或许景区确实需要涨价,那么就让人们看到涨价的理由和意义吧。

  让景区回归公益性,让国民可以更自由地看到本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到国家的壮丽和善意,是政府的应有之义。对此,国家可制定更为完善的景区门票监管体系,细化商业景区和公益景区,严格公益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避免公益景区不公益的一涨再涨现象。各地相关部门应更好地认识景区招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门票依赖,应致力于发展创新景区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还给民众一片公益打头的美好河山。■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