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 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0.04.2014  11:34

    4月9日,从北京传来消息,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揭晓,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乐平市文广新局和乐平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发掘的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从全国47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继进贤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之后,江西考古工作第5次荣获中国考古界最高荣誉,进一步奠定了江西作为文物大省的地位。

    南窑唐代窑址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位置,1964年被发现,乐平市博物馆分别于1983年和2008年两次对其进行普查、复查。2013年3月至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局组织力量对其进行主动性、课题性考古发掘,揭示龙窑遗迹2座及其他窑业遗迹,总计揭露面积1013.5平方米,出土多达数10吨的窑具和瓷片标本。

    资料表明,此前景德镇最早的窑业遗存是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的窑业遗存。此次考古表明,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这就是说,南窑遗址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不仅填补了乐平市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把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史向前推进至少200年。

    经考古发现,南窑窑山地表可见13条明显隆起的脊状堆积,在两条隆起的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一处龙窑遗迹,总计有12座龙窑。目前全面揭露了一座长达78.8米的龙窑遗迹,这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也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的一项空白。尤为独特的是,叠压在该龙窑下面的另外一座龙窑,在窑床中段使用了方形减火坑的技术手法,这在以往遗迹中未见。

    据考证,南窑是江西地区一处重要的独具风格、特色鲜明的唐代青瓷窑场,具有长沙窑风格,兼具洪州窑、越窑和河南鲁山窑特点,制瓷技术高超,烧造水平一流,生产的瓷器质量精致,造型典雅,艺术性高,烧制技法和装饰艺术富有特色。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介绍说:“这座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对于了解当时龙窑的装窑量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研究南窑的生产流程、窑炉砌造技术、探索南窑的烧造工艺和当时的社会经济史提供了依据。”(来源:江西日报 记者郁鑫鹏、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