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困难家庭“安居梦”不是梦

13.02.2014  14:42

  景德镇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 困难家庭“安居梦”不是梦

        一栋栋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一批批群众搬进新居实现“安居梦”。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的重要途径,也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自2007年起,我市正式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系贫困人员,要求千方百计,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着力解决我市困难群众家庭住房难题。目前,我市保障性住房进展是否顺利?住房建成后,应该如何进行规范管理?保障性住房是否暖人心?昨日,记者走进我市保障性住房区,对这一民生工程进行一番探访。

        昨天上午,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在“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共计73.6万平方米(1.19万套),2011——2013年全市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共计62.3万平方米(1.166万套),预计2014年全市建设保障性住房0.225万套。至2015年末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率为20.43%,省政府要求2015年末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20%。目前,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正稳步推进。

        全力推进 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8324套

        保障性住房,承载和寄托了全市中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居住梦”,也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景德镇市廉租房住房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海景介绍,从2007年,我市正式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景德镇市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同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的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委员会。同时,为规划好保障性住房工作,科学制定出合理性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对各类建设套数、建设规模、用地计划、资金来源等进行统筹安排,并尽可能选址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的建设房屋,方便老百姓活动。

        要保证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和安全,抢工期、抢进度。据王海景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8324套,其中,廉租住房4636套,经济适用住房3388套,公共租赁住房300套;发放廉租补贴8974户,发放金额6849.55万元,形成了湖田、安居苑、南河、历尧、石岭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每年按照要求,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建设任务。中心城区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家庭覆盖率达到了12.09%,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阳光操作 确保保障性住房落到实处

        保障性住房建好了,老百姓就要到了面临选房的问题。那么,要如何让老百姓在选房时,做到心平气和、满意而归呢?王海景介绍,为实现阳光、公平分配,我市出台了《景德镇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景德镇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严格按照“个人如实申请,社区群众评议、房产部门管理、政府严格审核、逐级张榜公示、分类摇号排序、社会公开监督、违规操作必究”的程序配租配售,采取了居委会、区政府、市政府“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方式进行资格审查 。在房源分配中坚持“统一摇号、公开销售(配租)、电视直播、全程公证”的原则。“同时,我们还考虑到,对已经登记的孤、寡、残、障等保障家庭的实际困难情况,进行了优先摇号或是给予优惠落实方便日常生活的楼层号。”

        加强保障性服务 生活更安心

        入住保障性住房后,加强维护对保障性住房小区进行管理,根据保障性住房小区人群的特殊性,专门成立了景德镇勤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采用专业化管理手段,负责全区的安全、环境、卫生、绿化、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此外,还针对住户的实际情况,在小区物业公司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的压力。

        在大部分保障性住房家庭都为老城区户籍,陪售配租到新小区后,人们要办理的相应的保障手续却又碰到“麻烦”了。因此,如何对这些居民家庭进行户籍公共事务的管理已经成为了保障性住房管理中的新问题。

        在谈到一些保障性住房凸显的问题时,王海景说,成立保障性住房小区社区居委会就迫在眉睫了,在今后,希望可以在各个保障性住房小区成立社区居委会,制定和规范保障性住房户籍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管理措施,做到保障性住房家庭的入托、入学、医疗卫生、低保等工作,促进不同收入、不同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居民和谐相处。“让中低收入家庭不仅有房可住,而且住得好,住得更有尊严”。

        让更多人们实现“安居梦”

        现在不仅居住环境比以前好了,连吃饭穿衣都要比以前更‘奢侈’了。”昨天,记者在石岭小区内,廉租房住户江兴和高兴地向记者说到,2012年12月28日以前,也就是他还未搬进新家来的时候,他和女儿以每月200多元租用在一个破旧的居民房中,平日以“打摩的”为生,可这一住也就是居住20年。但自从搬到新家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廉租房,每月只要需要70块钱,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廉租房管理部门的领导还根据家中实际情况,在小区物业里给我安置了一份好差事,让我从今以后,不用风吹日晒,就在自己家门口也能工作挣钱”,江兴和说,从正式入住新家以来,他的最大的感受就是,保障性住房不仅让他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就连精神劲也更足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著名诗人杜甫的诗,诗中反映了他对老百姓渴望“家”的强烈愿望。如今,在我市一座座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已入住湖田、南河、安居苑、历尧和石岭等5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入住家庭达至7356户之多。而随着方家山、景东、安宇、安新等小区的陆续建设,即将入户家庭将有8350户。

        现在,随着一座座保障性住房的正式落成,让我们相信,实现“广厦千万间,寒士俱欢颜”的梦想不再是梦,将有更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他们“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