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文化赋予千年古镇新灵魂
【引言】
宇宙中有两个景德镇,一个在月亮之上, 一个在我们脚下。仰望星空,我们倍加珍惜世界给予我们的至高荣誉,心中涌起放眼乾坤的豪气!脚踏实地,我们倍加珍惜祖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浑身充满挥洒热血的激情!
2014 年6 月14 日上午,御窑厂由国家文物局、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文物局、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4 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正在这里举行,同时也宣告“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
这天,御窑厂内人如潮涌,主场城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突出了本次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一处又一处的图片展、出土文物展、考古发掘、古陶瓷修复技艺表演、老窑房的手工制瓷技艺表演等,看得人们眼花缭乱、心花怒放。
景德镇人杰地灵、水土宜陶,制瓷历史悠久,制瓷技艺精湛,遗存着大量的古窑址、古作坊。这些窑砖、瓷片、坯房蕴藏着复兴陶瓷文化的密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倾力保护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 让这些古旧的遗迹和文明的碎片记录景德镇的生命历程,传承优秀陶瓷文化,复兴瓷都文化体系,筑就瓷都人的精神家园。
景德镇仅城区就有770 处不可移动的文物,御窑厂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用瓷的制造场所,是陶瓷皇冠上最亮的明珠。为了保护御窑遗址,去年以来共拆除市政府原宿舍8栋、东司岭宿舍、龙珠阁西侧76 户民房、临街店面98 间,拆除面积近8 万平方米,先后投入1.5 亿元用于御窑厂的修缮、复建、整治,将它打造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御窑厂浴火重生,全市大遗址片区保护工作也掀起了盖头。
2014 年10 月16 日下午,景德镇学院由本报等单位承办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主流媒体走进瓷都景德镇”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陶瓷创意与主流媒体协作高峰论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我市陶瓷界的多位权威人士的主旨演讲,引起了来自全国各地主流媒体代表的深厚兴趣。
他们了解到,景德镇作为工厂前身的作坊有700 多年的历史,作为厂区至今有六七十年的历史,这个城市因此有了新的组织形式:老厂区。老城形成了以老窑址为核心、以老厂区为一大片、以老街区为整个城市状态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格局。
景德镇正以52 座窑炉遗址为点,以“一轴四片六厂”工业遗存为线,以北起瓷都大桥、南至昌江大桥老街区为面,串珠成线、连线成片。老窑址、老厂区、老街区等陶瓷文化遗产在发展中得到精心呵护。
湖田700 年民窑遗存和落马桥元青花遗址,建国瓷厂老烟囱下的作坊和陶溪川浪漫的包豪斯厂房,雕塑瓷厂的创意集市和瓷立方的景漂展厅,一条陶瓷文脉之河从岁月深处奔涌而来,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画卷正次第展开,古朴而时尚的世界创意城市手工业之都呼之欲出,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现在,景德镇人正倡导“崇高、秩序、勤奋、洁净”的市民美德,以景德镇的个性表达,彰显瓷都魅力,扬荣抑耻,远离陋习,繁荣文化,赋予千年古镇新的灵魂。昨天,这座城市因灿烂的陶瓷文化誉满天下;今天,它又踏上复兴与重塑的征程;拭目明天的景德镇,将是一座古朴精致的江南古镇,又是山水成趣、阡陌交通、屋舍俨然、文明有序的现代城市。
2014 年8 月9 日上午,紫晶会堂景德镇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全会号召,追梦之旅,山花浪漫而又荆棘遍地,唯有满腔热血和浑身是胆,才能执著地奔向远方。如今,蓝图已定,战鼓正酣。让我们在伟大中国梦的引领下,紧扣“千年古镇、世界瓷都、生态之城”的城市定位,把满腔沸腾的热血化为拼搏的行动,给这座城市的人民以满意、信任和幸福,向历史、向未来、向子孙后代交出一份负责任的答卷!
实现战略蓝图,根本在执行、关键靠实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干部;用“忠诚、能干、勤快、廉洁”培养干部;以正党风、肃党纪、反腐败扎紧制度篱笆;用高尚的精神和优秀的作品,引导舆论,汇集民智;以“为民、务实、清廉”凝聚民心,带领民众,向着复兴与重塑一路奔跑。
始终牢记对民众的承诺,不忘对民生的改善。近年来,老百姓收入增长了,就业增加了,环境改善了,物价控制了,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在全省拿第一了,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基本建成了,天然气置换了,“平安瓷都”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社会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提升了。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一幅幅的美景都是汗水的奖励,这一项项的成绩都是前行的路标。
【感言】
沐浴盛世阳光,筑梦心坚志远。站在这历史的路口,承接起那千年的文脉,用繁荣的文化为这片热土铸魂。如今的瓷都,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正以昂然拔萃之姿,张开双臂,热情拥抱这片热土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