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根除城市内涝“动了真格”

16.09.2014  11:22

今年入夏以来,景德镇市连降大到暴雨,但市民惊奇地发现,往年“逢雨必涝”的里村桥涵却没有出现积水,交通畅通无阻。

里村桥涵只是景德镇市治理城市内涝的一个缩影。珠山西路、陶阳中路、为民社区、太白园曙光村……许多易积水地段在今年都摘掉了内涝重灾区的帽子。自从2013 年初市城市防洪与“一江二岸”二期改造工程竣工后,全市防汛的重心已经从治理昌江河转向了治理内涝。

2012 年8 月9 日至10 日,受台风“海葵”影响,景德镇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市区内涝严重,部分地段交通瘫痪,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幽默的景德镇网友发帖戏称:“快到景德镇来看海。”而此时,城市决策者们的心情却非常沉重,他们充分认识到“向城市内涝宣战”已经迫在眉睫。

从2013 年起,一场治理城市内涝的战役在景德镇打响,市政府开出了“三剂药方”,对城市内涝展开了标本兼治的大治理。

第一剂药方: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013 年,景德镇市完成了马鞍山路(里村涵洞—花园转盘)、珠山西路、陶阳中路、景东大道昌江广场支线、昌江大道北侧、陶玉路等6 条道路的下水道改造工程,并对蟠龙岗、机械中专附近、凉山树、一心桥等地的50 余条里弄(社区)进行了路面及排水改造。

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罗家坞大沟(里村)一期改造工程,改造下水道总长度270 米,均为6 米箱涵式,与里村花园、马鞍山、铁路护坡旁等地的6 条分支下水道连接贯通,里村桥涵雨天严重积水这一存在几十年的顽疾得以根治;对祥集下弄、迎瑞下弄、太白园路曙光瓷厂宿舍、银曙路红旗瓷厂宿舍等地的近20 条里弄(社区)进行了路面及下水道改造。

何家桥—南河排水项目正在实施;瓷都大道豪德段及西山路、龙井路主排水系统改造也在加紧建设,确保年底之前完工。今年下半年,市建设局还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继续实施老城区道路改造和城区排水设施建设。

第二剂药方:大力实施地下管网建设

2013 年4 月,景德镇市城区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及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正式实施,在江西省11 个设区市中“先行一步”。截至2013 年12 月底,市地下管线普查外业探测工作全部完成,探测管线总长度达1800 公里。今年上半年,全市地下综合管线普查及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通过专家验收。该工程的完成,将从根本上杜绝地下管线乱铺乱设、管理混乱的局面,为城市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决策依据和数据参考。

2013 年,市中心城昌南拓展区综合管沟建设工程正式上马。有关昌南拓展区地下管网建设,曾经有两个选项:一是建设常规地下管网,二是建设综合管沟(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现统一规划、设计和管理。就城市长远发展而言,后者明显优于前者,但后者的一次性投资极大,对财政并不富裕的景德镇来说,是一次难以取舍的抉择。市委、市政府经过慎重研究,最终选择了建设综合管沟。这一富有前瞻性的决策,为昌南拓展区未来发展留下了足够的地下空间,从根本上解决了内涝问题。截至今年6 月份,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长1960 米的一号线管沟已全部完工。

今后,不仅要在昌南拓展区建设中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建设地下管网工程,对老城区地下管网的改造也将高标准、严要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地下财富”。

第三剂药方:全力保障“城市的良心

大文豪雨果有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治理城市内涝,疏通下水道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为保障“城市的良心”,市政工程处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日常疏通工作,做到未雨绸缪。2013 年,该处清掏下水道约6000 米,清理淤泥垃圾百余车。今年,该处加大了清掏下水道的工作力度,上半年已清理淤泥垃圾60 余车,并从7月份起,连续3 个月对全市易积水地段的下水道进行全面清掏,打通地下排水系统的“任督二脉”。二是建立防汛应急机制,成立防汛应急小分队。今年5 月13 日晚8 时左右,我市突降大到暴雨,应急小分队四处出击,不分昼夜对城区易积水地段进行排水疏通。新村西路日新超市地段由于地势较低,瞬间积水达30 厘米深。市政工人打开井盖,让积水迅速排走。为防止井盖打开造成安全隐患,市政工程处安排专人守候在排水口,直至清晨无积水了再把井盖盖上。在地势低洼的人民广场周边,市政工人在每个排水口进行垃圾处理,防止因垃圾、树叶等堵塞造成的排水不畅。陶阳北路专线铁路桥涵当晚积水约40 至50 厘米深,市政工人在道路前段立起警示牌,6 台大功率抽水泵全部启用……

对于城市内涝治理工作,景德镇市各级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空前一致。市委市政府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拨出专款,用于治理城市内涝;市建设局压缩办公经费、大幅削减三公经费,挤出钱来用于实施老城区道路及里弄排水改造;市政工程处缩减了医药费报销金额,放弃了提高公积金标准,省出钱购买了一辆真空吸污车和一辆高压冲水车,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市下水道“肠梗阻”难题……

尽管城市内涝现象依然存在,但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内涝这一城市顽疾必将得到彻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