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红花绿肥机械收籽首获成功

21.05.2015  00:46

  连日来,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上徐村100余亩的红花绿肥留种田里,出现了农机收割红花籽场面,这在景德镇市农业历史上还是首次。市、区农业局及该镇有关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场面。从收获的情况来看,籽粒直观质量良好,这标志着该市红花绿肥机械收籽首获成功。

  红花绿肥留种是全省种粮大户的自发举动。据了解,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0余亩农田。去冬今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国家发展绿肥补贴政策激发下,种植红花绿肥900余亩。在市、区农业部门技术指导下,红花普遍长势良好。在此基础上,种粮大户生了留种的想法,但最担心和头疼的是收籽问题。红花与水稻作物不同,收籽时其株体低矮、籽粒很小,人工收籽费工费时。现在劳力难找又贵,效率也不高,希望能象水稻收割机那样进行收割。当了解到这一需求后,景德镇市农业局的土肥技术人员带领种粮大户与机械手赴外地考察学习。正是这一次有益的学习,使种粮大户和机械手掌握了关键技术,为一举成功收获红花籽奠定了稳固基础。红花留种及机械收籽的成功,令种粮大户感到满意,对来年扩大红花种植面积和留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信心满满、雄心勃勃。

  红花绿肥是该市传统的优质有机肥源。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重化肥、轻有机肥”、比较效益低以及难以管理等原因,该市红花种植面积出现了严重的滑坡,面积锐减、产量下降。红花绿肥种植的下滑,使得水稻有机肥源不足,导致水稻化肥用量上升,化肥利用率和肥效下降,造成化肥资源浪费和农业面源污染,对地力和米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土地流转的规模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种植红花绿肥有了新的认识。在双季稻田种植红花,能改良土壤、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肥效,节省能源和资源,减轻化肥流失对环境的面源污染,同时还能提高稻米品质。在单季稻区。红花留种可作为一季收入,其收益不比种植油菜差。特别是,种植红花,冬季提高覆盖率、让田野披上绿装,春季遍地开满红花、与油菜花交相辉映,是人们踏青、春游理想去处。种植红花、发展红花符合该市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