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中国元素曾引领欧洲贵族时尚风潮

22.10.2013  01:13

  新华网江西频道10月21日电题:景德镇陶瓷:中国元素曾引领欧洲贵族时尚风潮

  新华社记者吴锺昊 姬少亭 梁赛玉 倪瀚琳

  四百年后的今天,曾经漂洋过海抵达荷兰代尔夫特市的景德镇青花瓷瓷片,得以回到被创造的地方。这些从异乡海底打捞出来的碎片,依然洁净优雅;烈火绘就的青花,默默讲述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波澜壮阔。

  中国继“丝绸之路”后开辟的第二条对外贸易路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海运开启了中国外销瓷的历史,所以亦被称为“陶瓷之路”。这条海上商道的开辟,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人开放、创新、包容、锲而不舍和信誉至上的精神文化内涵。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景德镇烧造的外销瓷随着荷兰东印度公司浩荡的商船,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各地。近年来,大量的瓷盘、瓷碗在欧洲考古活动中被陆续发现。

  201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荷兰代尔夫特市与景德镇携手展出了400年间两城瓷器交流的历史,这一展览被命名为“蓝色革命”。

  代尔夫特市副市长米尔恩·朱尼尔斯说,正是当年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对代尔夫特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陶瓷技艺发生革命性变化,烧造出“代尔夫特蓝”,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陶瓷产品,代尔夫特因此被誉为“欧洲瓷都”。

  实际上,输出海外的中国陶瓷,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商品,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曾经引领了欧洲贵族时尚风潮,进而在西方人生活中打下了中国文化的印记。

  德国皇家宁芬堡瓷器被称为德国的“御窑瓷器”,产自德国巴伐利亚皇家御用瓷器手工作坊。其大中华区总裁李志洋介绍,宁芬堡瓷器与景德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传教士们将瓷器带回欧洲,巴伐利亚科学家又将天文知识带到了中国,直接影响了当时两国的文化生活。

  如今,一件绘有巴伐利亚公国皇室纹章的青花瓷盘,依旧在慕尼黑皇宫的珍宝馆内熠熠生辉。而作为世界日用瓷顶级奢侈品牌,宁芬堡陶瓷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陶瓷产业经济学会理事王志刚说,中外文化交流在景德镇瓷器的发展中一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制作元青花所使用的钴料,便产自于遥远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制瓷技术和原料的交流是在文化的交互下完成的。

  在“蓝色革命”展览中,古代与当代、中国与荷兰的陶瓷作品被交错摆放在蓝色布景中,完全不同的花纹和图案都用蓝色绘制在瓷器上。策展人、荷兰艺术家阿德里安·瑞斯说,他希望人们看到其一脉相承的脉络和相互之间深刻的影响。

  瑞斯7年前来到景德镇,被这座城市吸引。7年间,他往返于中国和荷兰,既寻找到创作灵感,也寻找到中国爱情。如今,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景德镇。2006年,瑞斯开始为两座城市牵线搭桥,组织“驻地艺术家”项目,引荐双方艺术家到对方城市创作,使用当地材料,感受当地文化。

  现在,景德镇每年有近万名来自于荷兰、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前来“朝圣”,他们被当地人称为“洋景漂”。在三宝国际陶艺村的展厅里,陈列着“洋景漂”们结束驻地交流后留下的作品。

  来自于新西兰的陶艺家艾莉卡·奥佩勒告诉记者,她从事陶艺工作30多年,现在想学习到更多的制瓷技艺,寻找灵感以扩展自己的创作空间,于是她来到景德镇。而在景德镇另一国际艺术家聚居地——乐天陶舍,当地的年轻陶艺工作者们则展示了他们中西合璧的手工陶瓷作品。

  荷兰陶艺家在“蓝色革命”展览的前言中写道:“不论是几百年前,还是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会交流作品,革新陶瓷。

  朱尼尔斯说,这场“蓝色革命”还将继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