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不必将“最狠标语”太当回事

06.08.2014  10:51

  “亲爱的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睡你媳妇,打你孩子,花你的抚恤金!打工安全,为你自己。”前日,这段颇具个性的安全教育标语引发了微博网友们热转,它被大家称为史上最“”安全教育广告。南都记者调查发现,这块安全教育标语的告示牌就位于罗湖区笋岗路和红岭路路口的地铁九号线工地门口。(8月5日《南方都市报》)

  拿自己的妻儿说事,确实“简单、直接,直刺要害”,不仅能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员工看得懂、记得住,也能达到时刻提醒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标语确实够狠。而“狠标语”的实际作用,也是被事实证明了的,“标语竖立后工人们安全意识有了提升”。站在这个角度说,标语的创新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智慧和经验,值得称道。不过,对这样的狠标语,虽非如有网友所说的“形式主义,不靠谱”,但我们确实不应将最“”标语太当回事。

  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就是如今大大小小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做的努力是看得见的。无论是宣传的形式还是频次,不少不缺乏。单说标语,几乎在工地里、墙壁上、大街小巷,甚至公路边上,都能随时可见。其中也不乏充满个性、直抵人心的警醒之语。然而,另一个残酷事实是,安全生产事故并未提醒而停歇脚步。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出事企业,甚至就在安全事故发生前几秒,还在对职工做着安全意识教育。真是荒诞至极!

  最典型莫过于最近的昆山粉尘爆炸重特大事故。从目前报道看,这家企业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警示标语并不少,安全意识教育可谓警钟长鸣。可以说,已殒命的75名工人心中的安全弦都是紧绷着的,但紧绷的弦并没能保住他们宝贵的生命。和许多重特大事故一样,昆山爆炸悲剧同样存在着“日常安检有重大隐患”这一共性。如果能多些对工人生命的关怀,能及时排解隐藏的隐患,哪有外部条件的累积,演变成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

  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并非偶然,而是平时忽视安全管理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一切天灾都是人祸”此言极是。所以,安全生产再如何强调都不为过,但强调不能靠嘴,而是靠腿,靠切实行动。当面对钱币厚的粉尘不及时清理;工人随意佩戴一击就破的头盔视而不见;甚至逼迫工人冒着高温酷暑下地,谈到高温费却三缄其口……那么,安全标语再入脑入心,又如何掩盖得了悲剧制造者这个罪魁角色?何况,这样的标语,还含有歧视恶俗,甚至是威吓的成分。

  安全不仅仅是企业发展和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也牵动着工人背后的家庭,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企业要保护好工人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战斗力,必须从安全管理理念、基础工作、安全监管、安全管理体制等“硬件”方面去排找问题、消除安全盲区。这才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而不是热衷于在外部细枝末节的“软件”上做文章。事实证明,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靠企业道德自觉不行,能依靠的只有两点,一是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二是严苛的执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