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病人预约挂号爽约何必“拉黑”?

07.07.2014  12:04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大城市看病挂号排队很让患者头疼。上海有了新政策,从本月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门诊号源提供全预约服务,这样的全面预约服务还将在上海医院逐步推开。考虑到病情的需要,急诊暂时不需要预约,如果连续3次爽约,患者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之后半年就不能参加预约挂号了。(7月6日 中国广播网)

  “全预约”看病制度,其本意是为解决“看病难、挂号难”这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对从2009年就开始推行的看病预约挂号制度的积极回应。然而,这一制度从一推出就和“爽约”如影随形。一些地方比如湖南省的一些医院,预约挂号爽约率竟超过10%,某些热门紧俏科室专家号预约挂号爽约率甚至超过20%。爽约率居高不下,不仅让医院很受伤,更让有需要的病人伤不起。患者爽约三次被拉黑,也是逼不得已的办法,但未必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病人爽约,本身就存在诸多原因。不见得是病人恶意为之,有些患者可能把预约挂号当做了就诊的备用号,防止到医院现场挂不上号也能看上病;有些病人也可能是因交通受阻或临时有事等原因,不得不变更就诊安排。此外,也可能存在“弄错预约时间”或者“挂错科室”等可能。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将爽约患者拉黑,不仅冤枉了好人,也违背了医院“治病救人”的宗旨。

  而且,拉黑是否真能做到也未见得。因为即便拉黑,对病人未见得有多大损失,毕竟可选择的医院很多,但对医院来说,谁内心真愿意主动赶走病人?而且,如何拉黑,是看手机号还是实名制?本身也有个技术操作问题。如此说来,拉黑不过是一具稻草人,就是想唬住病人按时前来,又能有多少较真的成分?何况,真正该较真的,本就不该是病人,哪怕是屡屡失信的病人,而是那些以此为职业的、扰乱正常就医秩序的掮客——号贩子。但这是医院凭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事吗?

  解决病人爽约问题,不一定非得用拉黑来惩戒,完全可以找到其他办法。比如,让预约挂号者先交纳一定押金,或者设立一个毁约告知时间等。预约门槛抬高了,恶意爽约行为才可能减少甚或避免。对于爽约中的罪魁祸首号贩子,如果无利可图了,还会再搅混水吗?而这样的约束对患者无疑是一次善意提醒。你如何对待病人,病人就会怎么对你。人人都要学一学这个医患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