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红谷滩”建设推动新城管理转型升级

13.07.2015  11:09

智慧引领变革 管理从平面到立体

  出门在外,还在为找停车场、加油站而一筹莫展吗?

  夜幕降临,还会被一些忽明忽暗的路灯影响出行吗?

  别烦恼,在红谷滩,这些问题都能由智慧城管妥善解决。

  智慧城管是凭借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诞生的快捷、高效的城市管理监督处置机制。现在,它已逐渐成为红谷滩新区城市建设最有力的秘密武器,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享受到它所带来的便捷。

   即拍即传 您就是城市管理者

  7月11日10点15分,市民小王将红谷滩新区沁园路某店铺门前堆放杂物的情景拍照上传至“智慧红谷滩”手机APP的全民城管系统。当天16点39分,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反馈已经处置完毕,并附上了同一地点清空杂物后的现场图。17点01分,系统显示这一案件已结案。

  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用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管理平台,很快就会收到反馈。目前,红谷滩新区智慧城管依托互联网实现了对城市管理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并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实现了大数据的处理和决策支持,通过移动终端、微信、呼叫中心等多种方式,拓展城市管理案件来源,使社会公众关注并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成为城市管理的监督者和参与者,形成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共治城市管理的创新。

  据介绍,红谷滩智慧城管系统现已覆盖红谷滩中心区、凤凰洲和红角洲建成区约50平方公里,涵盖社区46个,共划分231个单元网格。该系统从2014年6月10日试运行以来,已接受上报案卷47591件、共立案46734件,立案率为98.2%,共结案46407件,结案率为99.3%。

   互联互通 市民生活更便捷

  下载安装“智慧红谷滩”手机APP应用或登录“智慧红谷滩”门户网站,使随时随地网上办事成为可能,这便是智慧红谷滩的一站式、融合式市民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红谷滩建设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城市建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资源,破除“信息孤岛”,打通数据接口,实现系统资源数据的实时交互,促使城市管理实现了从平面化向立体化的提升。当前,该区正加紧三级平台建设,争取早日实现区——镇(街、处)——村(场、社区)三级平台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实现惠民便民利民的目标。

  记者在电脑上输入网址http://hgt.nc.gov.cn/,登录“智慧红谷滩”门户网站,看到魅力红谷滩、市民站和政务站。在这里,市民可以了解所有事项的办事指南,例如申报条件、需要提交的材料等,还能对可以网上申报的事项进行网上申报。在“智慧红谷滩”手机APP应用中,目前设置了魅力红谷滩、网上办事、便民惠民、新闻资讯、在线教育等栏目。已上线服务项目共计有73项,内容涵盖政务、新闻、生活、出行、经济、教育、娱乐、应用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市民提供本地化的、民生服务类的一站式掌上手机门户。

   共建共享 开启大数据之门

  红谷滩新区作为住建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区的代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和先行先试的优势,在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创新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探索政社合作共建的PPP模式、推动以智慧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形成了“智慧红谷滩”的特色。在促进信息共建共享上,该区借鉴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城市的经验,结合红谷滩新区实际,构建起“1+2”(即“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两层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既突出“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对“智慧红谷滩”运营的核心支撑功能,又充分考虑“市民服务平台”(涉及市民衣、食、住、行、娱等各方面)需求。2015年4月,红谷滩新区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及典型应用、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入选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专项试点。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中,红谷滩新区对复杂、多样、海量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了一体化的采集、过滤、存储、分析和管理,截至目前,“智慧红谷滩”建设进展顺利,先期启动的“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一条热线、六项应用”中的部分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

  (记者 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