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暖气注尿封不住公共意识的缺口

19.01.2014  19:34

  为了防止愈演愈烈的从暖气管道里偷热水的情况,山东潍坊安丘一热电公司竟贴出通告,称为确保供暖管网安全,面向市民大量收购尿液,将其输入辖区供热管网。

  热力公司向暖气管道中注尿,或许可以对偷盗热水的现象起到一定遏制作用,暂时封上热水外流的口子,却封不住这背后公共意识缺失的大缺口。偷放暖气中的热水,导致暖气温度下降,供热公司成本骤增,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道德素质层面的问题,而是民众社会公德心缺乏、公共意识淡薄的典型案例。

  暖气注尿,热力公司的应对手法略显“缺德”,这种以“缺德”应对“失德”的对抗性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最低级手段。热力公司如果真的将收购的尿液注入暖气管,既有腐蚀管道的风险,也玷污了没偷热水的用户的暖气和心灵。显然,热力公司若能从规范管理、加强公众道德宣传、呼唤社会公共意识等角度,思考和解决偷热水问题,便不会想出这种“以毒攻毒”、两败俱伤的手段。

  从技术、规范管理等角度来讲,热力公司完全可以尝试通过加装暖气水表、改造旧暖气封死出水口等方法遏制偷水现象。此外,也可以多多深入社区,开展供暖知识、公共道德、公共意识的宣讲等活动,使偷水者对自身行为的危害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其他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保护自身公共利益的意识,对偷水等现象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

  当然,提升社会的公共意识并非朝夕之功,但从长远看来,文明开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只要社会各界齐心努力,一定能促进社会公共意识的普及并推动社会公德水平的提升。而作为公共服务行业的热力公司等单位,减少“以毒攻毒”的粗暴对抗式思维,注重利用疏导和教育手段化解问题,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引导和培养公共意识,从根本上化解一些问题和矛盾,才是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