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更蓝水更碧空气更清新——江西省工业节能降耗增效工作透视

23.12.2013  12:09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新高度,赋予了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新的使命和追求。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赋予了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新的探索和实践。

  让赣鄱大地天空更湛蓝,河水更清澈,空气更清新,赋予了工业发展转型升级新的责任和担当。全省工业战线紧紧围绕“促发展、稳增长”,积极推动“调结构、促转型”,扎实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增效工作,有效化解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力促进了工业发展转型升级。

  推进工业节能,让天更蓝

  工业节能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出硬措施,下硬功夫。

  为落实工业节能目标责任制,我省组织制定了再生铜、单晶硅等主要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发布了主要产品(工序)省级能效标杆指标及企业名单,编制了全省钢铁、有色、火电等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领导挂点联系工作方案》,每季度定期向各挂点责任单位通报挂点联系企业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情况。

  南昌市将节能目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区和市直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计生、综治、环保一起作为四项否决性指标,由市工信委(节能办)提出意见,实行“一票否决”;九江石化公司将节能指标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与各基层单位年终评先挂钩,对未完成节能指标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为控制能耗过快增长,我省加大能耗评估审查力度,对280户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了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上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拆除了91户企业的落后生产线,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我省切实加大省市财政投入,安排省级节能专项资金和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启动全省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率先在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等重点用水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

  扎实推进工业节能,让天空更湛蓝。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预计今年可超额完成下降5%的年度目标任务。

  推进清洁生产,让水更碧

  清洁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节能环保的重要体现。

  下大力气推进清洁化园区创建。我省启动了省级清洁化园区创建工作,今年选择产业集聚明显、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的6个园区进行试点,不仅提升了园区系统节能减排水平,而且促进了企业共生共长、产业协作配套、集群发展,提高了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好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认定。我省通过认定一批“江西省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并积极帮助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申报国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拓宽清洁生产领域。为推动新型墙材企业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我省制定发布了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下达了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收到良好效果。

  扎实推进清洁生产,让河水更清澈。今年,我省在新型墙材产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列入国家第一批“限黏”城市和“禁实”县城全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有望实现。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让空气更清新

  资源综合利用,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我省按季度召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会,协调解决企业在认定和免税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吉安市铁尾矿回收综合利用基地争创国家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并关注赣州稀土、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在推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我省抓好省级节能产品认定,发布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江铜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上舍得投入,在“十一五”已投入近20亿元的基础上,“十二五”还将陆续投入16亿元,但循环经济所带来的收入超46亿元。新钢公司在建成116万吨/年钢渣热闷、磁选、筛分生产线的基础上,与中国京冶公司、江西南方建材公司共同投资3.5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钢铁渣复合粉项目,项目竣工后将实现钢铁渣“零排放”。金佳谷物将废弃的稻壳变废为宝,是国内第一个完整地将稻谷“吃干榨尽”的企业。

  扎实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让空气更清新。今年,我省500户省重点用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7%、实现节能量150万吨以上的目标可望完成。

  本报记者张志勇 实习生卢璐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