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池——抗洪大军中的水文哨兵

01.08.2016  18:09

2010年11月3日,曹正池在修河下游进行水文调查

2016年6月20日,曹正池编制水文情报

  2016年7月3日后,长江九江段、鄱阳湖、修河、八里湖、赛城湖全线超警,连续二十多天高位波动。九江水文行动起来,监测暴雨、测验洪水、发布汛情、提前预报、准确预警……,人群中,有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奔走其间,统领着情报预报全局,他就是有21年党龄、35年工龄、54岁年龄的九江市水文局副调研员曹正池。

  作为负责水文情报的领导和行家,曹正池脑袋里装的,是暴雨洪水有没有全程监测,监测数据有没有及时入网,入网信息有没有形成情报预报,情报预报有没有及时发出。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马虎、些许差错,因为这些情报关系防汛决策、关系生命安全。

  水文正在出击,而该死的痛风却发作搅局。曹正池脚趾头肿的像胡萝卜,平常走路上下班的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大部分时间,他的身影直接钉在了水情科,与离家三年才从省外回来一次的女儿,也没一块好好吃饭、问问生活。

  为了把准情报,曹正池凭着几十年水文测报实践,凭着从源头到尾闾开展修河流域水文调查的底气,跟踪监测暴雨洪水,查找水文历史资料,查询长江水文要素、水库调度,把握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水势,研判长江与鄱阳湖相互影响,快速形成情报,及时发送出去。

  每天上午8时,水文部门的头等大事,就是向防汛决策机关呈送情报预报。每一份报告,都必须内容精准、数据精确、语句精炼。仅六七月间,曹正池就在处理57万组水文监测数据基础上,审签了32次洪水预报、12次洪水预警、28期水情专报、10332人次水文短信。还为部队抗洪编制了1998年九江站逐日平均水位表、九江站多年同期日平均水位表,提供了鄱阳湖区重点水文站分析资料,为民政救灾编制了水雨情概要、超警戒洪水过程及洪水特征资料……

  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水文人的心血,注入了共产党人的忠诚。而对抗洪来说,一份准确的情报,有时可以四两拨千斤,就像大堤上的千军万马一样有力量。

7月5日清晨,曹正池和同事们预测,修河下游永修水文站可能出现23.60米的洪峰,这将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水位,预示修河下游圩堤面临漫顶危险。

  事关重大。省水文局领导三次打来电话,曹正池汇报了预报依据,分析了可能发生的情况。他再一次分析潦河、柘林水库来水及区间降雨情况,精确演算柘林水库关闭一孔、二孔、三孔等不同条件下的泄洪影响。演算表明,若水库关闭一孔闸门,减少7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就可以避免修河干流与潦河洪峰同时到达永修,而错开这两个洪峰,就可以避免洪水突破历史极值。

  根据水文部门建议,省防总下令柘林水库出库流量由3180立方米每秒,降至2460立方米每秒,为提高保险系数,后又减小到1860立方米每秒。7月5日13时,永修水文站水位止涨回落,洪峰水位为23.18米,比1998年的历史最高值低0.3米。

  预测准确、调度科学,抗洪夺取了先机,修河下游圩堤在军民日夜守卫下,依然巍然,依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