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振兴发展最强音 宁都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3.11.2013  18:06

    投资160亿元的“小型多用途模块式反应堆”能源项目正式签约、投资182亿元的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即将动工、年产120万套的龙树门业防盗门项目竣工投产……

    初冬时节,记者深入宁都县采访,被一串串项目建设数字、一个个项目建设的大场面所震撼,它们犹如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奏响了振兴发展的最强音。

    借力苏区振兴“破解困局

    宁都地处赣州市的东北角,虽然境内有济广、泉南两条高速公路,但这两条路都仅在宁都“挂了个角”,对经济发展带动有限。如何破解这个困局?宁都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决定谋划建设贯穿全境的区域之间出行的快速通道——“乐安-宁都-于都”高速公路。  

    机遇是金,抓住就赢。去年4月12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到宁都县进行实地调研,他们在济广高速公路宁都出口处搭建展板,生动展示宁都交通现状及建设“乐安-宁都-于都”高速公路对该县的重大意义。在调研组前往调研点过程中,各级领导怀着对地方经济振兴发展的期待,用充满真诚的讲解,使得这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引起调研组的极大关注和支持。  

    经多方努力,两个多月后,该项目成功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今年,“乐安-宁都-于都”高速公路项目又一分为二成南昌至宁都、宁都至兴国(龙口)两条高速公路,列入今年全省开工建设项目。10月28日,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向前迈进了一步。  

    借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宁都人谋划出了一条条跨越发展之路。

    聚力项目建设“快马扬鞭

    “过去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今天这里逢山开路,厂房林立,日新月异的变化刷新了昨天的记忆。”这是当地人对省级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所在地——长胜镇真君堂村最生动的概括。

    “太快了,几个月前,这里还是隆起的十多座大小山头,现在已是一马平川了。”真君堂村民意识到,基地建成后,他们可做“两栖工人”,上班当工人,下班当农民。

    项目早一天建成,群众就早一天受益。宁都县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责任主体单位、一套专门工作队伍,一抓到底。

    “1200多亩土地签订征地协议,68座坟墓迁往异地。”产业基地项目负责人拿出“10月进度表”向记者介绍说,为保证效率,指挥部摸索出了一条“交叉作业、立体施工、拆建同步”的路子。(廖海峰 许万里 本报记者 鄢朝晖)

    电力、燃气、通信、水网等问题层出不穷,县工业园管委会干部每天早上7点准时开早会,汇进度,找问题,然后到现场一一协调,确保每一个施工单位不误工期。

    现在的宁都,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聚力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共有78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6.4亿元,投资量较上年同比增长30%。  

    给力发展升级“又好又快

    去年,广州龙树门业宣布在宁都投资3亿元建设门业产业园,紧接着,广峰门业、鑫腾木业、禹恒五金等项目落地县工业园新区。  

    落户一个项目,带来多家企业,壮大一个产业。龙树门业项目共吸引23家门业企业抱团进驻,门业配套产业齐全,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新“门都”悄然崛起。据测算,到2018年,宁都县门业产业园年产值将超50亿元。  

    工业“短腿”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有力。目前,全县形成矿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轻纺服装四大主导产业和门业、物流、文化创意三大特色产业集群。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还促进了第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园、宁都起义和红五军团纪念园、黄陂至小布旅游公路、客家美食城等项目加快推进,带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03亿元。  

    与此同时,该县在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形成了优质稻、茶叶、脐橙、黄鸡、白莲等优势产业,涌现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各类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121家,成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区。  

    民生项目的推进更是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去年以来,该县拆除危旧土坯房1.29万栋,解决1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建25个乡镇卫生院,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4.6万平方米。 

    项目如潮、建设如潮,宁都振兴发展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