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烧钱”的产业减税堪称真税改

16.03.2014  13:52

国务院日前印发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高新企业大幅减免税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意见。意见的含金量颇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的所得税由以往25%降至10%,减税幅度为40%;对文化创意和设计类服务贸易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免除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贸易出口的营业税。以上税收减免措施实施后,今年全行业税负有望减轻一半。

除此之外,2012年国家行业与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涵盖范围,在本次下发的意见中作了大幅扩容,包括工业等在内的专业设计,房屋、装潢和园林设计等在内的建筑设计,动漫、游戏在内的文化软件和广告,被纳入受益范围。这意味着,能实际享受减免税扶持的文化和设计类企业比人们的传统认知还要广泛许多。

就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本次减免税扶持举措,无论是实际减免税幅度还是受惠范围之大,包括扶持政策到位之快,均已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今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敲定关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指导意见,不到两个月时间,中间还隔了个春节,为指导意见配套、动了真格的减免税意见就紧随而至。若在以往,类似的实施细则若在半年或一年后出台,就要算比较快的了。

尽管人们随时享受着文化创意的各种产品与服务,但不少人对该产业的认知却停留在传统甚至“原始”阶段,最极端的理解是,文化创意不就是吹吹打打、唱唱跳跳而已。可倘若有谁真抱如是偏见,必然错上加错,误以为给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减免税,对政府税收总量无关痛痒……

文化创意产业的社会需求和经济分量究竟如何?文化创意产业是否值得政府予以倾心扶持?不妨从两个例子说起。

其一,北京是文化创意的“中国一哥”。可在2005年前后,“中国一哥”的荣耀还归上海享有,转折出现在2007年。那一年,北京税务部门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减免税4亿元,之后减免税力度年年增大,甜头也越来越大。至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破万亿元,光吸纳中高端就业人口就超过153万,成为首都经济当之无愧的“绿色支柱”。

其二,上海是文化创意的高地,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总值7695亿元。单纯看数据,它只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11.2%,可它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年度贡献率却占到令人难以置信的20.2%,超出大多数市民预料,连续数年成为上海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当仁不让、重点发展的绿色新兴支柱产业。何况,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还为这座城市创造了130万只含金量明显高于制造业的“绿色饭碗”。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不同程度存在一哄而上现象,长期以来,市场和社会两种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评价不高,将其斥为“最烧钱”产业者大有人在。这的确曾经是事实,譬如,全国县一级地区,不加区别地搞“县县点火”式的文化创意园,肯定是瞎胡闹,但在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承载平台的大城市,该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完了不可避免的野蛮生长阶段而进入了专业分工、精耕细作、高额回报的产业成熟阶段。譬如北京市朝阳区,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为该区创造的税收占到全区税收的30%,毫不客气地将全区原先的“税收支柱”房地产业甩到了后面。

从“最烧钱”涅槃为“最赚钱”,文化创意产业足以让市场期待。为其减负并推动其轻装上阵,予以政策扶持不光急迫而且很值。置于今年深化税收改革之更大叙事范畴,希望其他领域的税改也能迈出类似文化税改这样的真税改步子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