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才观念还停在20年前

27.02.2015  20:10
原标题:有些人才观念还停在20年前

早在20年前,我国高校就曾出现过26岁的正研究员,当时曾轰动舆论,可20年后,二十七八岁被聘任为正高职称,还会成为热门话题,观念进步哪里去了?

近日,27岁女生陆盈盈成浙大教授、博导一事备受媒体关注,26日上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发布《致歉》,声明陆盈盈的职务是特聘研究员,并非教授、博导,全文如下:“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之前的网页内容有误,致歉。

从舆论来看,主要有三个关键词,“最年轻”、“教授”、“博导”,这恰恰反映出我国对人才的评价和管理,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讲资历、重头衔的问题。

网友首先质疑的是陆盈盈的年龄。其实,就算其被聘为教授,也不能算作最年轻的教授了——2012年,中南大学曾出现22岁的教授。一个人如果有担任教授的能力,应该不问年龄,可近年来,年龄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早在20年前,我国高校就曾出现过26岁的正研究员,当时曾轰动舆论,可20年后,二十七八岁被聘任为正高职称,还会成为热门话题,可见人才观念还停留在20年前。

至于“博导”,浙大的解释,有些莫名其妙。在我国,博导是头衔而非职务。但在国际上,博导根本就不是什么学术头衔,就是职务,一个人招收博士,就是博导,不招收博士,就不是博导。可在我国,博导成为一级学术头衔,是要担任教授之后再遴选为博导,这导致本有能力带博士的讲师、副教授只能帮有博导头衔的人带博士。

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都在进行博导制度改革,即取消博导头衔,将其回归为职务。按照浙大的解释,可以招博士,却不是博导,这岂非怪事?这表明,改革并不彻底,一旦遭遇“质疑”,学校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回应。

实际上,我国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改良我国的学术土壤,实行以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关注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关注职务表现。这样高校才能形成自己的公信力。而我国的社会舆论,也该从关注人才的身份、头衔,转变到关注人才的真实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