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补课”关键是谁来补、补什么

10.07.2015  12:32
原标题:教育时评:“有偿补课”关键是谁来补、补什么

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严重者校长将被免职,相关教师会被解聘开除。

对于有偿补课,教育部早就划出了六条“红线”。不仅在浙江,每年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对“有偿补课”三令五申。

为切实为孩子们减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如此严查严管,用心良苦。但对很多家长而言,每年的寒暑假,“孩子去哪儿”一直都是他们忧心、头疼的问题。为了不让孩子整天玩游戏,干脆就报补习班的不在少数。

以此而言,每年教育主管部门对“有偿补课”三令五申,多数只是管到学校和教师“三尺门里”,对“三尺门外”的“有偿补课”,多数情况的管理则力不从心。各种社会办辅导班,或规范或不规范的多有存在,并且如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冒出一茬”,其实瞄准,或者说是满足的是很多家长的现实需求: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想让孩子假期有个增长知识与技能的去处。

有偿补课有原罪吗?或者说,各种各样的“补课”,都有原罪吗?在7月6日,“上海市小学生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一批社会组织牵头为每个暑托班带来“应急自护”和“传统文化”两门必修课,还有国学、安全防护、财商启蒙等选修课。北京去年开始,也由政府买单,中小学校在下午3点半至5点间,向学生提供体育、艺术、科普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

所以说,整治有偿补课,症结不是有偿补课,而是该有谁出面“”什么课。现在都在说素质教育落地难,如果能有更多的地方,都能像北京市、上海市一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多在学校、社区,为孩子们提供多种形式的“爱心暑托班”“社团活动”,能解决家长们头疼的孩子“放学去哪儿”“假期去哪儿”的问题不说,孩子们更会通过这种方式,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即便是象征性收费,家长们也没有理由不欢迎。什么是完善素质教育?这就是。(河南 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