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有多有少 制作手法不一 南昌瓦罐汤何时能有标准?

29.10.2015  08:21
原标题:食材有多有少 制作手法不一 南昌瓦罐汤何时能有标准?

  民间瓦罐汤在宋朝形成于南昌。清末民初,民间瓦罐煨汤灶得到改进,用高约1.3米的瓦罐取代土灶。按照传统南昌瓦罐汤的制作方式,瓦罐汤须先用160℃的火煨3小时,再用120℃的火煨2小时,把瓦罐调换位置后用小火煨7小时,前后一共12个小时,工艺较为复杂。

  鱼香肉丝要切10厘米长、3毫米宽;扬州炒饭要8种配料……近段时间,不少家常饭菜开始有了官方标准。近年来,南昌瓦罐汤店开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但由于门店风格不一、制作过程渐被简化,影响了其扩张的步伐。早在2010年,我省就提出制定中国赣菜菜系标准。然而,5年过去了,包括南昌瓦罐汤在内的赣菜菜系标准迟迟未出台。

   【热议】

   不少美食有标准 南昌瓦罐汤呢?

  10月27日,四川省质监局公布了12项川菜的标准。其中,闻名全国的鱼香肉丝需要的原材料,是切成二粗丝的猪肉和青笋,而二粗丝的标准具体到数字是长10厘米、宽0.3厘米、高0.3厘米。

  10月22日,扬州市也发布了扬州炒饭的最新标准:形态上,要求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食材上,3~4个鸡蛋,海参、鸡腿肉、火腿肉、虾仁等8种配料,一个不能少。还要有蛋香、饭香、菜香三个灵魂。

  这些家家户户能做、路边餐馆也常见的家常饭菜,一个个都有了量化的标准。这让南昌的吃货们不淡定了,“我们大南昌的瓦罐煨汤、炒粉也是一绝,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店面还开到了全国各个角落,是不是也该有一个标准呢?

   【体验】

   食材有多有少 制作方法不一

  28日上午,记者在沁园路相邻的两家瓦罐汤店内分别购买了鸡蛋肉饼汤、香菇排骨汤两款南昌人常喝的汤作为比较,其中,一家汤店的肉饼其实是肉球,分量感觉比较多;而另一家汤店的肉饼用筷子一挑就化为了肉泥。此外,两家的香菇排骨汤在食材上的选料也不相同,一家排骨是筒子骨,另一家是小排骨。

  除了食材的选用,不少瓦罐汤店的煨制方式也大相径庭。有的是传统的瓦罐火煨制,有的是现代化的烤炉。

  有瓦罐汤店老板告诉记者,瓦罐汤从食材选择、制作都靠各店自己把握,并没有统一标准。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标准不一,在南昌有的瓦罐汤店远近闻名已开了数十年,因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众多顾客;而有的汤店因为食材汤品不佳,难以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