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不可任性”彰显反腐和改革决心

09.03.2015  11:57
原标题:“有权不可任性”彰显反腐和改革决心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让人耳目一新,赢得了代表委员热烈的掌声,也迅即窜红网络,成为两会期间无数人点赞和转发的“金句”。据报告起草组负责人透露,这句话是李克强总理亲自加入的。(3月7日新华网)

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政府施政的“风向标”,当中的数字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硬承诺”,其中的“热词”则体现了政府在重大问题上的态度。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借用网络流行语,警示各级官员“有权不可任性”,传递了丰富而深刻的信号:既找准了病灶,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又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有助于老百姓对报告的理解,非常接地气。

众所周知,行政权面广权大,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不能“任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掌权者却置党纪国法于度外,“任性”地滥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去满足个人的私欲,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这种“权力任性”现象不仅存在于行政审批系统,也存在于国企、司法等其他系统,滋生、养肥了大量“苍蝇”和一批“老虎”,令百姓深恶痛绝。

让人欣喜的是,在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路上,新一届中央政府十分给力。过去一年多来,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本届政府减少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此次,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有权不可任性”,更加清晰地厘清了政府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再度敲响了规范权力运行的警钟,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宪行政的“冲锋号”。

有权不可任性”,其实就是要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如何做好“减法”,总理在报告中十分明确地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瘦身才能强身,政府管得越少,才能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在当前国情下,全面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是约束权力“任性”的不二之选。但是,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也是一种“任性”,其结果必会造成简政放权名不副实。因而,即不能乱为,也不能不为,对法定职责应该必须为。如此多管齐下,常敲警钟,心存敬畏,把简政放权与依法用权结合起来,扎紧制度和监督的笼子,坚决杜绝“懒政怠政”,方能让“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从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