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流行私房美食 消费者购买时请悠着点

21.12.2014  14:11

 

  市民在手机上用微信朋友圈搜寻“私房菜”。据《宜兴日报

  最近一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悄然流行起“私房美食”,即一些网友通过微信平台纷纷晒出自制美食进行销售。由于这些美食大多是朋友之间相互宣传,因此很受追捧。不过也有人为此担心,这种所谓的“私房美食”是否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呢?对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现象 朋友圈里流行卖私房菜  

  市民刘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级白领,她告诉记者,大概在2个多月前,自己无意中在翻看朋友圈时,发现一位好友晒了很多自制美食。“朋友做的这些美食主要以甜点为主,比如奶油蛋糕、酸奶、华夫饼、蛋挞等等,不但外形好看,价钱也比市面上的价格要便宜很多,如果满一定消费额度,还有上门送货服务。”刘女士表示,自己试着在朋友那买过几次,觉得味道还不错,于是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进行分享,帮着推荐给别人。

  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朋友圈里这类外卖私房菜的信息有很多,“一开始对这种微信销售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购买了几次发现,这些食品的味道还不错。一些同类食品的味道和市面上卖的很不一样,估计是没放什么添加剂吧,我吃着比较放心。”被记者问及是否会担心这些食品的安全问题时,孙女士表示,这些食品都是朋友自己亲手制作的,用的食材肯定比外面的干净,所以吃着放心,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

  朋友圈销售美食都有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微信朋友圈销售美食的人,几乎全是兼职销售,从事的主业工作五花八门。在这些美食上,正餐并不多,主要以甜点、零食一类为主,如小饼干、奶油蛋糕、牛肉干、蛋挞等等。此外,由于微信销售的私房菜都是“私人定制”,因此,在菜品的质量和用料上比较放心安全,与制作者平时的做饭和饮食习惯相一致。但由此也使一些食品的成本会略高于市面上同类的价格。

  说法 晒美食图被朋友建议售卖

  市民高女士在一家私企从事办公室工作,业余时间在朋友圈中销售一些自己做的美食。她表示,自己几乎天天都是在家做饭吃,因此渐渐喜欢上了研究各种美食的做法。每尝试成功一道美食后,高女士都喜欢发个朋友圈炫耀一番。每次高女士晒图时,都有很多朋友点赞或进行评价,甚至有朋友建议她为何不在朋友圈销售美食呢。在朋友的建议下,高女士便时常在晒图时,在图片下跟上一句,如果有喜欢的朋友可以私信。“刚开始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受欢迎,后来很多朋友都帮我转发朋友圈,订购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高女士说。

  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销售的美食都是定量的,并不依赖这种“兼职”赚钱。“我做的所有食品都是无添加剂、防腐剂的,这些食品我自己都会试吃,如果味道不好就不会再往外卖。因为买的人都是通过朋友圈知道的,大多是很熟的朋友,所以一定要保障食品安全。否则,他们吃坏了肚子,我不但失去了客户资源,连朋友也做不成了。”高女士说,做美食用的食材、食用油等都是在市场上、超市上买来的,“因为我自己每天的做饭和饮食习惯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不会去为了销售而钻空子。

  问题 卫生安全标准无法保证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通常情况开店经营需要申领营业执照的。但在微信上开店属于一种新的模式,目前还没有任何强制规定。此外,由于微信上的评论功能是隐蔽的,只针对好友才开通评论功能,因此,对于食品的优劣则无法给出一个透明的评断。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制的食品没有通过职能部门的检验,它的制作原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它的制作工艺是不是安全卫生,这些是无法保证的。“就算自制的美食符合所有的卫生安全标准,配送上能够达到标准吗?”该工作人员表示,借用微信朋友圈的平台开店,不论是销售食品还是服装、电子产品等各类产品,在执法和监管上还存在一些空白。

  建议 避免去陌生朋友处购买

  对于微信上售卖的自制美食,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微信朋友圈美食,大都没有实体店,更没有正规的生产厂家,所有制作过程都在自己家里完成,食品安全其实并不能完全保证。消费者如果要通过微信购买商品,首先要避免去陌生的微信朋友处购买,以免万一出了问题,查不到卖家的真实信息,导致投诉无门。其次,购买前要对商品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比如价格、产地等,确认清楚再决定是否购买,不要一次性把钱打入对方账户,最好先验货再付款。最后要注意保存交易过程中的所有凭证,比如:购物发票、卖家真实的联系方式、交易记录等。另外,由于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微信美食店自定价格也无可厚非。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书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