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朝鲜归来后一直在找战友 63载重逢

13.12.2015  11:58
原标题:抗美援朝老兵:朝鲜归来后一直在找战友 63载重逢

1951年“八一”节,我在北京拍的平生第一张照片。

在朝鲜牺牲的同学郭友义

1958年在朝鲜驻地居民屋前与战友合影(左一是我)。

1952年,我所在的三大队九中队十二班合影(前排右一是我,左一是归秀文,中排左二是杜振民)。

1958年9月,撤离朝鲜前,我在营区小桥前留影,桥上已搭了彩门,我胸前挂了撤军纪念章。

1984年,我在广西靖西县边境庭毫山上的雷区。

今年5月,我们三家在武夷山九曲溪中欢乐漂流(左一是我,右一是归秀文,右三是杜振民)。

1951年,我在江苏省江阴市私立博仁中学初中一年级学习, 6月底上级通知,招收青年学生参加第二期军事干部学校,我校有两个名额,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之后,我被录取、分配到位于北京市丰台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后方勤务学校学习。

军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大家朝气蓬勃,相处亲密无间。

1952年10月底,因朝鲜战场急需要人,我们只好提前毕业,依依不舍地相互祝福告别。我们十二班有八人入朝,分散在志愿军各部(其中一位河南省新乡籍同学郭友义不幸在朝鲜牺牲了)。我一开始和另三位同学被分配到中南、西南边疆,但1957年也来到朝鲜,在志愿军后勤三分部工作。当时我四处打听,寻找入朝的同学,未果。

从朝鲜归来后,我来到广州工作,但后来又调往广西边防部队工作了13年,找到军校同学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在部队工作四十年后,我退休回到广州,继续寻找军校同学,经过几年努力,终于联系到两位。我们三人相约于今年5月携老伴同游福建武夷山。自军校分别至今已63年,终于圆了重聚之梦。其他同班同学如今已不知下落。希望老同学们看到报道后,能跟我们取得联系,以慰思念之情。张宗(马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