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脱北少年回国受优待:像从乞丐变成了王子

21.05.2015  10:48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李晓宏 艾嘉】在朝鲜语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或少年被称为“花燕子”。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朝鲜大饥荒期间,“花燕子”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大增。2013年,9名朝鲜少年在一位韩国传教士的带领下试图途经老挝前往韩国,被发现后,老挝当局决定将他们遣返回国。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前往朝鲜,在当局的安排下对这9名曾经的“花燕子”进行了专访。

据CNN20日报道,当年这9名少年最小的只有14岁,最大的不过19岁。被遣返后,不少外媒认为他们将面临悲惨的命运,或入狱或被处决。但当记者在朝鲜首都平壤的一间会议室见到这些曾经的落魄少年时,发现他们的情况并不糟糕。

两年过去,曾经食不果腹、离开祖国的孩子已成为衣着光鲜、精神抖擞的年轻人。在现场安静等待采访的8名少年中,4人身着蓝灰色大学制服,4人还是高中学生,剩下的一人因大学离平壤太远未能赶到。2013年,这9个孩子在一对韩国传教士夫妇的帮助下离开朝鲜,在中国丹东市停留了一年半,随后前往老挝。在试图夜间徒步穿越老挝边境的山区时,他们被老挝当局发现并最终遣送回国。

为什么当初选择离开?”CNN记者的第一个问题让这些少年略显尴尬。17岁的李光学(Ri Gwang Hyok)说道:“那时太小,跑出去只是为了好玩。”21岁的文哲(Mun Chol)大胆承认当时家境困难:“我家住在鸭绿江边,经历了那段‘苦难的行军’。我那时太小太天真,本想回家的,可是我太好奇了。”这些脱北少年中,一半都表示曾经历过极度的饥饿。“我家从秋天就开始保存粮食,可家里人太多了,到了冬天还是不够。”19岁的朴光赫(Pak Kwang Hyok)称。

对于被带往丹东的那一年半时间,孩子们表示并不那么美好。“他(传教士)给我们讲什么是自由,还逼我们背诵宗教书籍。当然食物很好,但那只是唯一美好的事情,我们并没感受到一丁点自由。”文哲回忆道,“能吃美食看似美好,但一个孩子需要更多的东西。”此外,当年的传教士也接受了采访。“我很想念他们。”这位匿称“M.J.”的男子向记者询问孩子们的情况,他坚持孩子们当时需要自己的帮助,但“为孩子们的安全着想”,他不愿多说。

孩子们表示,在得知将被遣送回国后,他们十分恐惧。“传教士说我们回国后会被处死,他还说我们的家人已经死了。”文哲表示。可意料之外,为了展现“仁慈和宽恕”,朝鲜当局非但没有惩罚他们,还给予了他们优待。他们被要求补上落下的学业,还能在最好的学校上学,学费由政府支出。他们上了电视,公开对自己被诱惑而道歉,现在,他们已成了模范青少年的代表。

我曾因为离家出国感到愧疚害怕,但现在我都上大学了,那些恐惧都是多余的。”朴光赫表示。李光学更感觉自己像是“从乞丐变成了王子一样”。“如果当初去了韩国,那我就是抛弃家人的叛徒,这世界上的一粒浮渣。”文哲说道。报道还称,这些孩子的家人并没有与他们在一起。在远离平壤的边境线附近,他们还在为生计苦恼。

事实+

金正恩如何对待脱北者

金正日掌权时,当局刻意掩饰脱北问题,回国的人会被送进劳改营,受到严厉处罚。一些脱北者选择通过跨过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逃往中国,再投奔韩国大使馆。在2011年以前,只要脱北者过了江,朝方士兵就不再开枪。

金正恩上台后,一改以往政策,一方面加强边境控制,令民众难以潜逃;无论脱北者过不过江一律开枪射杀。在中朝边界上看到脱北者的尸体很常见,这些尸体都是顺水漂流到中国一方,如2003年10月3日与4日,在吉林某地的鸭绿江中,警察打捞出朝鲜人尸体男性36具、女性20具,其中有5名男孩和2名女孩共7名儿童。只要是脱北者,无论是否成功离开朝鲜,其亲属无论长幼也将被牵连入狱(如送往会宁集中营)。

另一方面,金正恩又向住在韩国的脱北者伸出橄榄枝,引他们回国协助宣传。有脱北者表示,收到朝鲜那边家人的电话,说国安部门的人举办讲座,甚至进行家访,呼吁他们劝谕出逃的亲人回国,承诺不会处罚他们。也有自称脱北者的人散布信息,说回国的话,将得到相当二十多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以及有机会出席新闻发布会。据悉,自金正恩上台至今,朝鲜当局至少已为五名回国的脱北者高调举行新闻发布会,让他们述说韩国的生活有多不堪,并在场高喊效忠口号,唱效忠歌曲 。(腾讯新闻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