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第29期:原总教练欲建世界跳水之都

17.03.2014  19:16

[ 摘要 ]中国跳水队建队40余年,为祖国赢得过无数荣誉,为世界跳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辉煌背后,徐益明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操纵着每一次完美的“跳跃”。

前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徐益明做客《场外

嘉宾介绍

徐益明,前中国跳水队总教练,1973年进入中国跳水队担任教练,后任总教练。在任25年间培养出周继红( 微博 )、许艳梅、高敏、伏明霞等诸多奥运冠军、跳水明星。2003年,他以原中国跳水队总教练、现任国际泳联( 微博 )技术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入驻“世界游泳名人堂”。

卸任后,徐益明仍心系跳水事业,2003年起,他赴美考察,研究科学训练手段,试图再创跳水领域技术与训练方式的革新。

腾讯体育 讯 (撰文/樊浩( 微博 ))在中国体坛,跳水队绝对是一支王牌之师。建队40余年,这支队伍为祖国赢得过无数荣誉,为世界跳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辉煌背后,徐益明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操纵着每一次完美的“跳跃”。

近日,徐益明做客《场外》,虽年逾古稀,这位老者仍精神矍铄、思维活跃。在节目现场,谈起他的毕生事业“跳水”,他兴致颇佳,聊到兴起时还会拉着摄像师现场操练,“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各种陆上训练动作。

解析独特的选材观念 回顾当年培养高敏的坎坷

从1973年进入中国跳水队开始,徐益明指导便从事着选材和培养的工作。40余年的工作经验使他的资历和权威在国际跳水界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他长期积累下来的结论却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他认为天才运动员培养起来的确很容易,但有些经历过坎坷、资质一般的运动员,同样有机会成为奥运冠军。

获得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 官方微博 数据) 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冠军的高敏,被人称为“跳水女皇”,然而在她的发展道路中,曾经一度因为腿型不好看,差点离开跳水这一行。“她本来准备回去读书了,只是她的父亲不放弃,溜进了当时管理很严的国家队场地找我,我只能告诉她继续试试看。

在后来的考察当中,高敏还是获得了徐指导的青睐,个中有不少独特的理由:“我喜欢看运动员的眼睛,那个眼睛很透彻的、闪闪发光的就说明内脏挺好,身体很健康;另外我一问话,这小孩回答有条有理,说明心理素质也不错;还有就是看父母的身材,母亲高高一窝,就算当时差一点,我有办法把你练出来。”就在这种综合的评价体系中,徐指导用自己创新的方法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我只能是世界第一,不可能第二,这一句话概括了我的追求、我的目标。

美国考察归来 欲建校创立中国跳水之都

2003年到2010年期间,徐益明接受国际泳联指派的任务,在美国开车考察了16万公里的区域,一边完成跳水的教学和推广,一边撰写了著作《国际跳水教练员手册》。如今国际跳水界有许多教练都利用他的教学录像带和这本书来作为指导,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徐益明希望他的成果不止有8到10年的参考价值,而是能延续20到30年更久。

在美期间,最让徐益明惊讶的便是该国体操项目的发展,在每天只练两三个小时的业余体制下,如何培养出大批的冠军出来,后备力量的推进和项目发展的创新显得至关重要。采访中,徐指导透露目前正在中国选址,希望能和某个城市合作建立跳水培训中心,未来面向世界招生培养跳水冠军。

如果我选在某某市的话,这个市肯定可以搞成世界跳水之都,然后我们外面的请进来,我们走出去。走出去干什么,在全球普及跳水运动。”在徐益明的理念中,只要能一直保持着技术创新,就算与全世界分享同样的“中国技术”,冠军还是属于我们。他还愿意与国家队合作,只要周继红领队同意,他可以参与到国字号选手培养体系。

批世界跳水十几年没进步 透露独家技术创新

从事跳水项目40余年,徐益明在上世纪研究出来的教学技术现在仍被国际跳水界广泛应用,在最近三届奥运会中,世界诸强从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手中夺走了好几枚金牌。在掌握了中国队的方法和手段后,加上天才运动员的出现,冠军的归属越来越难预测。“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每个国家出2个人,6个国家就是12个人,人家10个和中国2个比,就看谁临场发挥好了。”在徐益明看来,十几年都没有进步的跳水项目上,中国梦之队是时候该醒了。

从周继红、于芬、高敏到熊倪和伏明霞,至于包括郭晶晶,徐益明培养过的弟子如今都是跳水界数一数二的顶级明星,即便十几年过去,这些明星们的师弟师妹们,仍然在传统的方法中从事着跳水的学习。徐益明表示,他总结出的“四化”方法,有望能超越简单的口头和肢体语言的教学体系。这四化是“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按照7个技术环节的基本步骤教给学生,缩短夺得奥运冠军的时间,以后培养冠军就不那么辛苦了。

之所以被誉为“跳水教父”,徐益明的创新手段并不局限于教学方法上,还包括有场馆设计和器材研制这两个独特的方面。徐指导毫不吝惜对自己的高度评价:“一个教练又能培训奥运冠军、又能培训金牌教练、又能搞场馆设计、又能搞器材的革新。”也许正是这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才让他把跳水当作了一生的事业来倾尽全力。“一个人随着岁月的推移总会老去,但是我看到年轻时候培养的这些冠军们,我觉得我很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