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建:期待月薪8000+才四成,太少了

02.04.2015  14:27

  眼下离今年高校毕业还有不到100天时间,找工作成为多数毕业生的头等大事。某网站毕业季3月31日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仍有50.9%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就业压力不小,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在重庆,这个比例也接近3成。(4月1日《重庆晚报》)

  年复一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年”,以及距高校毕业不足100天的紧迫感,都没有降低毕业生们的月薪期待值,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心理期待值是8000元以上,即风行的8000+,而且,国企、一线城市成为毕业生们一致的中意对象,而他们多是被70、80后斥为不谙世事的90后。

  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截至目前,仍有50.9%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除了就业压力大外,现实中多年就职者的工资也让大学生们的月薪期待值愈发显得“不知道天高地厚”,据统计,2013年二线城市翘楚重庆社会月平均为4251元,而作为无可争议的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的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和5036元,如此看来,未涉江湖的菜鸟们开口就要月薪8000元以上,在就业供过于求的市场现状下,实在是“漫天要价”,不知道“天高地厚”,可不就是“天真幼稚”吗?

  对此,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人指责大学生们太好高骛远,不够理性,于是乎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以过来人的身份指指点点,以此来出一下心中对于工作现状的炫耀或者不满。但笔者却不认同这种观点,何妨将月薪8000+的期待值看做大学生致青春的一种方式,它其实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基础,而且只是就业形势严峻显得天真幼稚。谁都从年轻幼稚走过来,请珍惜大学生的“天真幼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斤粟”,没错,这是世俗的读书功利论,可是如果读书只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话,那读书的价值未免也太低了吧。从经济学角度,读书其实就是一种教育投资,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既有十万二十万的金钱成本,又有长达16年的时间成本,以及看不见的青春、感情的沉没成本,外加寒门学子“读书改变命运”的逻辑,追求个好的工作回报无可厚非。

  从现实生活得状况来看,买房购车结婚生子无不是以金钱为基础的,即便是月薪一万,在北京恐怕两一平米的容身之地也买不来,你说,大学生们要的多吗?而前些年热炒的研究生争聘有编制的环卫工的例子,是足够功利性和讽刺性的了,完全是读书无用论的反照。

  年少轻狂,天真幼稚,过来人会说,“不经打击总天真”,受打击又如何?难道要想为生活所困、为工作所累、为前途担忧的一些人一样,人未老心已老,老气横秋暮气沉沉?还好,有超过四成的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敢想,“万一实现了呢?”想当年,毛泽东年轻时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林彪23岁之时就已经是军长了。

  其实,这个调查数据已经很现实了,要知道,一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8000-,而且对于其中期待月薪在1000-2000之间的人,笔者感到震惊,5.1%的比例乘以样本总量,该是多大的数字,为何这些人这么悲观呢?这值得反思和关注。

  期待月薪8000+,步入现实也许会“经打击不天真”,也许会为现实所征服,但张狂的幼稚就是大学生青春的印记,何妨把月薪8000+的期待值看做是对读书无用论的另类反击,看做走出校门前最后的致青春,不管结果如何,请珍惜这些曾经的“张狂的天真”,向青春致敬,向理想致敬,向幼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