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读书不到5本 专家建议制定读书计划每天阅读一小时

22.04.2014  11:38

  今视网4月21日南昌讯(记者 陶望平)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人均每天上网50.78分钟。中国人正遭遇着严重的阅读危机,除了网络的冲击外,还有价值取向的问题,人心浮躁没法静下来读书。对此,在4月20日上午举行的以“读万卷书、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泰豪论坛上,知名学者、作家建议大力倡导全民阅读,营造好的阅读氛围,并制定读书计划,每天阅读一小时。>>专题:“”适时代 将阅读进行到底

   人心浮躁没法静下来读书 人年均读书不到5本

  4月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人均每天上网50.78分钟;仅有21.0%的国民对个人阅读情况表示满意。

  上网时间超标、一年读书不到5本,中国人正遭遇着严重的阅读危机。21世纪,信息化时代日新月异,网络阅读对传统的纸质阅读的冲击很大,多数国民花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但看纸质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

  诚然,在网络搜索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接触经典已不再仅限于书本。但调查结果证明:网络媒介接触的主要是文化娱乐、实用消费、新闻时政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以消遣娱乐为主,阅读层次不高。

  著名出版家、作家、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认为,我们的阅读更多的转向了碎片化的阅读、视频化的阅读,好像在读,其实不然。或者读了,完全是浏览、肤浅的,信息化阅读更多的已经取代了深度阅读。“我们还存在别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我们个人的文化沉淀太少,每天都想着怎么发财,受社会浮躁氛围的影响,没有一种淡定的心情去读书,”聂震宁说道。

  制定读书计划 每天读书一小时

  聂震宁说,长期以来,我们讲的是如何通过阅读,获得个人的一种新的身份。通常来说,这就是职业的阅读、专业的阅读,包括现在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阅读,都属于这样的阅读。“包括我们做专业人士,也在做这样的阅读,但我们要倡导的是全民阅读。工作再繁忙、生活再繁忙,读书别忘了,我想一天能用一个小时来读书,我们的社会、个人都会非常健康的发展。

  清史专家、作家阎崇年认为,很多民众不能坚持读书,主要是缺乏一种制度的约束。“我们每个人坚持最好的就是一日三餐。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很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读书计划,形成一个习惯,坚持下来。”此外,读书还要从文化精英做起,从长辈做起,从父母做起,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重视读书 也要崇尚践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我有一种新的解释,三十六行都重要,但是三十六行要做好,要做精,要有创新,关键是读书。”阎崇年认为,我们不仅仅要重视读书,还要崇尚践行,要一面读书,一面践行。

  阎崇年告诉今视网记者,读一本书不难,做一件事情也不难,但终生读书、终生践行难。“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太浮躁、太急功近利。所以我们要营造一种崇尚读书、崇尚实践的良好氛围。只要坚持践行做一件事情,才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读到的任何一本书 对人生都有帮助

  知名作家、《乔家大院》作者朱秀海小学毕业时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候朱秀海拿着书就读。“现在回想起来,阅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你读到的任何一本书,对你的成长多少有帮助的。”朱秀海说,小时候他也逃学,不愿意上课。他偷出去看小人书,从小人书上看了非常精彩的故事,读了小人书后,也把课本上的知识学了。

  等到开始上大学,那个时候阅读自由了,朱秀海也养成了见到书就要读的习惯。广泛的阅读,让朱秀海成功地创作了《痴情》、《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乔家大院》、《天地民心》等多篇长篇小说,以及《在密密的森林中》等数篇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外取得了热烈反响,也赢得了诸多大奖。

  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共享阅读快乐的氛围

  读书不仅关乎个人的素质、修养,也是关乎民族、国家兴衰的大事。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全民阅读。1997年,中宣部等9部委就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2006年,中宣部等11个部委提出倡议,倡导全民阅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开展“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宋明昌指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必须在建立完善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政府要重视全民阅读活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广电集团,要进一步加强全民阅读活动的领导。“要通过各种方式,把阅读活动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深入,营造走向阅读社会,共享阅读快乐的浓厚氛围。”宋明昌认为,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很关键,目前国家层面正在推进全民阅读的立法,也鼓励各界研究全民阅读,推动全民阅读的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