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 人本服务——江西师大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14.04.2014  20:33

    新华网江西频道4月14日电(钟雪艳)对课堂教学课时改革,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率;

    在公共教学楼增设信息LED显示屏,上课信息、励志格言、生活温馨提示一目了然;

    跟进世界潮流,试行学“慕课”拿学分,让自主学习更多一种选择;

    官网增设家长园地,建立多种信息网络渠道,开放办学,让社会、家长、学校建立良好沟通平台;

    改造教师休息室、教师备课室的各种环境,精细做好教学保障服务,给一线老师营造温馨的氛围;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近期,江西师大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从精细管理、人本服务入手,于细处着力,推出一系列切实举措,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再提升工程,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精致教学 高效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的首要改革就是课时“瘦身”,这是继教学范式改革后的又一项改革。从这学期开始,学校对课时进行了如下调整:以前,上午每节课50分钟,共4节;现在每节课40分钟,共5节;下午课时,上课的数量没有增加,但因现在是40分钟一节课,放学的时间较之前提前了30分钟,而课间休息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20分钟全部改为10分钟。

    “此次改革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遵循了教学规律,也顺应了师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呼声。”教务处负责人张朝光介绍说。

    课时“瘦身”,以生为本

    据记者随机采访中得知,在实行课时“瘦身”改革之前,十个人中有七个人认为,50分钟的三连堂或者四连堂吃不消,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实在听不进去时就拿出手机或者课外书消磨剩下的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集中注意力一般保持在20分钟左右,三节连堂的50分钟课堂,学习效率实在不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课时“瘦身”改革提供了可能性,课时“瘦身”同时还能解决排课资源紧张问题,尽量减少双休日和晚上排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 质量不减,师生共赢

    “缩短课时是不会影响课堂质量的,课堂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再说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一点就通,而很多知识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自学。此外,就我现教的《近现代文学史》来说,是需要学生花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原著的,课时调整后学生相对来说就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这样说来,对我的教学还更有帮助呢!” 课时“瘦身”改革的提案人之一文学院陈茜老师说道。当然,一些老师也有担忧:缩短课时后能不能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呢?2013年课程教学“十佳”教师龚岚老师有妙招:她习惯把探讨性问题、思考题放到教务在线的课程讨论区“延伸”课堂,从而保证了课堂质量。

    实行课时“瘦身”改革一个月以来,许多同学纷纷表示,上课的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开小差、发呆、玩手机的时间少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走出”课堂,去自主、自觉学习。因此,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思维转变能力也有所提高,真正做到了“”与“”。

    来自文旅学院的陈飞翔告诉记者,我对这次改革的感觉是:还没玩手机就已经下课了,觉得时间很紧,增强了时间观念。从而上课更加认真,注意力更加集中。此外,地理学院的顾老师也表示,课时“瘦身”之后,老师上课也没以前那么累了,相对来说更轻松了。

    刚从图书馆出来的文学院的钟敏笑着说道,“现在有更多时间走出课堂,贴近生活,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这不我又来图书馆看看我的张爱玲、林徽因了”。

    参加完志愿服务活动回来的胡雪莹认为:衡量一节课质量的标准不应该是一节课老师灌输了多少知识点、时间的长短,应该主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没有提高,课时调整后,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走出”课堂,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