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魏本貌来校采访副校长花明教授

08.12.2014  00:09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逐渐趋紧,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迅速提升,江西唯有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通过制度创新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生态经济才是江西最优的发展模式。”这是副校长花明教授最近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精彩论述。12月3日《人民日报》第10版以《全境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江西将绿色进行到底》为题,刊发记者魏本貌关于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专题报道。其中,花明教授和科技处副处长朱青副教授从专家角度对此作出了分析和解读。
      据介绍,此前魏本貌从省发改委获悉花明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全程参与《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的课题调研、前期研究和重大问题的攻关研究。故11月27日,魏本貌专程来校并从“江西为什么能够首批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江西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江西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仍然面临哪些挑战、江西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四个重点领域的探索”等问题对花明教授等进行了深入采访。

      在采访中,花明从国家支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长期的时间探索四个方面,分析了江西为什么能够首批入选的原因;从江西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有利于巩固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提高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有利于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等方面,总结了试点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发展阶段、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对遇到的挑战进行分析;从目标定位、重点环节、实现路径对生态体系评价考核、优化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体制机制、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等四个重点领域的探索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而朱青在该报道中强调了“思想观念”问题。他指出,“有些人认为江西经济欠发达,最紧迫的是加快工业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发展项目有些污染,自然环境也能承受,生态文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还有些人认为,目前日子过得还不错,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觉得没必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只要保护好青山绿水就行”,对此种“思想观念的障碍必须破除”。 (图/文  朱青)

 

责任编辑:江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