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称哪位烈士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19.05.2015  13:07

  原标题:原标题:朱德称哪位烈士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李春发,原题:《“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军事家左权抗战纪事》

  左权将军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抗战爆发后,身为八路军副参谋长的他协助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彭德怀指挥作战,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本文披露的是抗战期间左权将军亲临前线运筹帷幄的光辉业绩及其军营故事,他作为优秀军事家的出色指挥才能以及殚精竭虑为党工作的人格魅力尽现其中。1942年5月,他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楷模”,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制胜韬略:在战斗中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利用地形巧布口袋阵,痛击日军苫米地旅团。1938 年春,日军因后方交通线屡遭八路军袭击,便从正面战场抽回兵力,分9 路向晋东南地区进犯。八路军总部决定机动灵活地歼灭敌人,左权提议先打最狡猾的苫米地旅团。这一建议得到了总部其他领导人的认可。左权利用武乡县长乐滩的地形优势,将有限兵力分作3 部分,利用地形布成口袋阵。待敌人全部进入口袋之后,左权一声令下———“”,如长蛇般蠕动的日军队伍顿时被斩成数段。日军拼死挣扎,但终被歼灭。旅团长苫米地亲率精锐前来救援。左权又安排部队截击,使之仓皇而逃。长乐之战歼敌2000 多人,缴获大批辎重。

  迂回设伏以小胜大,打赢府城大道阻击战。1938年2月20日,左权和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和特务团第二营由牧马村到达府城。只有一个营和一个骑兵排的我军,与日军一○八师团一○四旅团6000 余人遭遇,当时沿线的百姓和军政机关都暴露在日军面前。虽然形势明显敌强我弱,但左权的意见是绝不能躲,坚决要打,以保护老百姓和地方政府转移。朱德再三考虑同意了左权的意见,并让他直接指挥战斗。左权将手里不多的兵力设置成两道防线:将一个连安置在安泽、屯留交界的“三不管”岭,组成第一道防线;将其他两个连放在府城以东的对口店、郭都岭一带,布置成第二道防线。朱德对安泽县县长邓肇祥说:“我带的队伍不多,全部用上了。你不是还有点自卫队吗?交给左参谋长去指挥吧,他很有办法。”一切布置妥当后,左权命令警卫员护送朱德去第二道防线,自己带两个作战参谋和一个骑兵班亲临第一道防线指挥。敌人先是用飞机侦察轰炸,接着用大炮远近炮击,最后是士兵抱枪冲锋。左权命部下既不反冲锋也不放弃阵地,敌人靠近时就甩手榴弹杀敌。战士们比赛似的看谁的手榴弹投得多、投得准。就这样打了一昼夜。敌人万万没想到,阻击他们3000 余人进攻的仅有八路军一个连。夜幕降临,日军在山脚下燃起熊熊大火,以为我军会放弃阵地追击。左权却反其道而行之,命令部队后撤。

  23日上午,日军进到府城以东强渡沁河。左权命部队猛烈射击封锁河面。日军连续3次冲锋却未能前进一步。日军又改用“钳击”战术,佯攻对口店、郭都岭一带,主力则分两路夹击府城。左权则将我军之一部拆成小股,分头袭扰夹攻府城之日军。直到太阳落山,敌人才扑进了空城。第二天,左权集中身边仅有的3个连兵力,采取迂回战术,伏击了敌辎重部队,共歼敌200余人,击毁敌运输车80多辆,缴获数百包军衣、军毯及大批枪支弹药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