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礼节性微笑”与“习惯性冷漠”

18.07.2014  16:37

  昨日,一张浙江义乌工业园区官员笑对跪着哭诉村民的照片成为网络热点。照片里,虽有一位白发老人和两名中年女子一起围跪,这位官员却面带微笑与别人打招呼。对此,义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公布了一段视频,称当时有村民跟这位官员打招呼,“他礼节性微笑回应”(据7月16日《南方都市报》)。

  什么是“礼节性”,用通俗的解释就是并不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表达。也可以说是本身并不情愿,却又出于某种因素考虑而做出的一种表面上应付。随着现代人思维创新和汉语言本身的内涵丰富,“礼节性”一词运用也被“拓展”了很多,某些官员为了替自己的腐败作辩解,甚至创造出了“礼节性受贿”“礼节性受礼”等新名词。如今,义乌这位官员在群众对自己围跪哭诉的过程中,居然笑容灿烂。在被众多网友指责其过于冷漠后,当地官方居然再次创造性给出“礼节性微笑”的回应,确实让人感到五味杂陈。

  尽管村民群众围跪义乌工业园区官员的原因,坊间与工业园区所做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围跪官员哭诉确实公认的事实,非但围跪者中有80多岁的老奶奶,按照工业园区官方的回应围跪哭诉的时间也长达一个多小时,按照一般的人之常情,看到比自己父母都年长的老人跪着自己哭诉,无论如何也应想办法把老人搀扶起来,并安抚老人的激动情绪,即便这期间有人跟自己打招呼,作为有正常感情的官员,可以有“礼节性回应”,却无论如何也不该甚至也做不出这样的“礼节性微笑”。

  某些基层官员或许是“久病成医”,见多或习惯了群众这种无助的诉求表达,对这种围跪哭诉形成了很强的“免疫力”,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群众,不仅会无动于衷,该干什么干什么,且这样的场面也并非网友和媒体第一次曝光,尤其是在某些征地拆迁现场,无论受到利益侵害的群众如何下跪哭诉,均无法阻止某些官员的傲慢。基层某些官员对群众感情的冷漠,已经成为时下基层社会新的不稳定因素,并因此导致某些极端犯罪行为的发生。这种所谓的“礼节性微笑”实际上透露的却是“习惯性冷漠”。

  某些群众向官员下跪,包括这次三位家属围跪义乌工业园区官员,所表达的诉求未必都是合理合法,甚至不排除有“胡搅蛮缠”现象,但无论出于哪一种用原因,被跪的官员或公职人员都不应无动于衷,更没有可以触动官员笑容的“触点”。而且反过来说,如果基层官员同群众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几位父老乡亲,出于最起码的理解和道德上的尊重,也会不顾一切将其搀扶起来,何来心情还去向同自己打招呼的“村民”回以“礼节性微笑”?

  在这一“围跪”过程中,按照义乌工业园区官方的回应,确曾有人想搀扶起下跪的村民,但没有成功,被“围跪”的官员因为忙于搀扶村民,叼在嘴上的烟头都没来得及丢掉,如果按照官方“礼节性微笑”的逻辑,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官员对下跪村民的搀扶也属于“礼节性”?果真如此,其中所折射的“习惯性冷漠”就越发是“不打自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