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侧记:“以百姓之心为心”

14.03.2014  10:27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3日上午闭幕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现场近800个座位座无虚席,李克强共回答15个问题,其中9个来自外媒。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李克强心情沉重地说:“马航失联飞机上有239名乘客,其中154名是中国同胞,他们的亲人心急如焚,他们的生命安危牵挂着中国政府和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我们也在急切地盼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

  在近两个小时的答问中,改革、发展与民生成为记者会的主题词。

   民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李克强表示,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李克强说,“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

  他说,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在谈到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时,李克强说,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李克强在谈到社会保障网时说,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李克强表示,政府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有些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这是政府心头之痛。”他说。

  腐败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李克强说,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李克强说。

   改革要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改革,是记者会关注的重点词汇之一。李克强回忆说,30多年前,他在农村做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李克强说,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李克强将“简政放权”比作改革的“先手棋”,他说:“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一年之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李克强说,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

  李克强毫不避讳改革的难度,他用“复杂”描述当前形势,多次提到“压力”“困难”和“风险”。

  他谈到,去年最大的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他说,今年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李克强说,“但凡事不患难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遇万难还须放胆,破困局要用智慧”,“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

  他在谈到继续去啃“硬骨头”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他指出,我们必须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他说,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关于改革目标的实现,他提到,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智者求同

  在回答有关香港发展前景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中央政府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同胞历来有着敢拼能赢的精神,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保持繁荣。

  关于两岸关系发展,他说,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

  在谈到对外关系时,李克强讲到“中欧作为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规模很大”,也谈到“中美合作潜力巨大”。他直面“摩擦”和“分歧”,指出:“智者求同,愚者求异”。

  在回答有关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关系的问题时,他说:“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是四邻百姓的共同愿望。”他说。

  他讲到去年访问东盟国家时的一个故事。“我和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陆上合作、金融合作三头并进的原则共识以后,也想听听民间的反应。我就在晚上趁工作之余,到了一家小店,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了我,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会给她带来生意吧。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的关系?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

  李克强的答问引起了记者们的极大兴趣。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斯蒂芬·麦克唐纳说:“我想中国民众听到他说政府会向雾霾宣战时会非常高兴。”在听到李克强说要减少2.2亿吨煤炭消耗时,他把这个数字记了下来。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王铭义说,记者会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在改革的重大部署下,提出了具体操作层面的想法。

  日本共同社记者一井源太郎说,“李克强承认会面对很多挑战,但话语里表现出一种自信。可以感觉到中国对未来的改革、发展持乐观态度。

  有网友称,“答问中,感到了政府的担当和责任。

  (记者 姬少亭 陈二厚 王文 栾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