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兴语心愿”谁该早知道?

29.11.2013  17:06

  11月26日凌晨,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徘徊在通海县纳古镇街头,冻得瑟瑟发抖,眼神中满是焦虑。路过的好心村民李孝慈上前询问情况,小男孩却什么也不愿意说。难道是被父母赶出了家门,还是干了坏事不敢回家?冬天的夜晚异常寒冷,为了孩子的安全,李孝慈赶紧掏出手机拨打了纳古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原来,是孩子买不起闹钟怕迟到,所以深夜去上学。(11月29日春城晚报)

  没有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那一夜”,或许一个贫困家庭七岁男孩的“闹钟心愿”还不为人知,告别“没有闹钟的日子”可能还得有一段时光。

  如今,民警下班后顾不上休息,带着精心挑选的小闹钟和文具来看望小男孩,他欣喜地从民警手中接过小闹钟,“有了它,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上学迟到了……”害羞的小兴语哽咽着,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叫人想问的是,这样动情的一幕是不是该早点来到?小兴语的“闹钟心愿”是不是应该被有关方面早知道?

  在我等小的时候,老师们定期都要进行家访。记得我小学四年级的一天下午放学后,班主任步行将我送回家,与我父母交流一个多小时。就在昨天,媒体报道了湖北蕲春县80后残疾教师毕传高坚持家访,九年劝回辍学生20多名,足见家访有多重要。不知道小兴语所在的学校是否还在坚持家访制度,按理说,老师只要到小兴语家中一访,“一家三口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内,摆放三张床后所剩空间狭小,墙皮已经脱落,地上坑坑洼洼,凌乱地堆放着杂物,整个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这些令人揪心的情形就会呈现在眼前,再与一家人摆谈摆谈,也就能早点了解到小兴语想的“闹钟心愿”。

  其实,该早点知道小兴语“闹钟心愿”的还包括其所在的镇、村两级组织,我们知道每年党委、政府都可是要看望慰问贫困家庭,连一个闹钟都买不起的小兴语一家是不是该纳入慰问对象,是不是应该解决一家人实际困难呢?不敢说,当地没有慰问,但就是有慰问也是马虎的,不细致的,因为连一个小孩的“闹钟心愿”都没发现,或者说没有解决。

  作为小兴语的爸爸可能不想给政府、学校添麻烦,话虽说人穷志不短,但毕竟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满温情的时代,有各种救助机制和体系,有困难还得说出来,有事还得找政府,别因为一个闹钟苦了孩子。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