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意思意思”究竟还要再活多久?

07.09.2015  10:47

  “小学入学,你不意思意思啊?”近日,江苏南京有民工家长反映孩子上学被索要礼金。记者调查属实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后,张口索财的校长被就地免职(9月6日《京华时报》)

  或许这位被就地免职的南京校长,从此没机会再要求学生家长“意思意思”了,哪怕有一天“东山再起”,恐怕也会“深刻吸取教训”。

  可是一次惩罚,就能惩没中国人几乎“都懂的”那句“意思意思”?要知道“意思意思”可是有相当浓郁的人文色彩,属于典型的“顽固派”,岂会因为这一惩就会从此蒸发人间?

  再说,单透过南京这位索要“意思意思”的校长来分析,尽管他被免职了,但不等于“意思意思”不了他的家长们不会再“意思意思”其他人,如果再遇到其他校长索要“意思意思”,他们照样还得“意思意思”。还有这位深谙“意思意思”的校长,如果曾经“意思意思”过他的同事、领导以及其他人,这股“意思意思”歪风已经深深感染周围的许多人,这些人又会不会因为该校长的免职,就会从此弃索“意思意思”,或者不再向他人“意思意思”,显然这是个大大的问号。

  人家家长可是亲眼所见,这种索要“意思意思”现象已经是公开不避讳了,烟酒就堆在办公桌上面,光烟就堆了四五十条,桌子上放不下了就堆在地上。那么多的烟,校长一个人抽得完吗,指不定就要主动“意思意思”其他人,指不定还要被其他人索要“意思意思”。如果是这样,不是照样有人会接过校长的“接力棒”,继续 “意思意思”下去吗?

  “意思意思”过校长的家长们还有可能继续“意思意思”其他校长,被校长“意思意思”过的人也还可能继续索要“意思意思”,甚至还可能“意思意思”他人……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故而,仅凭借一次惩罚就想惩没“意思意思”,恐怕真是三十晚上看月亮——没指望。

  一位友人闲聊中透露,新学期自己那刚上中学的儿子,因为不想住校,于是建议他“请班主任出来吃顿饭,意思意思”。孩子居然也被“意思意思”之风感染了,或者说中毒了,我们还能笑得出来吗,恐怕只想问一句:“意思意思”究竟还要再“”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