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向:幸福感低为何也想生儿子?

18.05.2015  12:12

  在传统观念里,更多的中国家庭想生儿子。不过,昨天在南京财经大学举办的2015第二届香樟经济学论坛上,有专家介绍,在过去几年时间内,通过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采样后发现:生儿子的父母,在儿子长到17岁至30岁期间,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要低。而且所在城市的住房价格加剧了这一影响(5月17日《现代快报》)。

  女儿和儿子由于性别的不同,在长大成人后自然会有所区别,带给父母的幸福也不会完全一样,尤其是作为男人一般都是大大冽冽不注意细节,很难顾及到父母不愿明说的需求,而且婆媳之间短时间内难以融合的关系,也让儿子的父母不幸福加剧。

  虽然儿子比女儿幸福感低,但是人们仍然想生儿子。俗话说:“痛并快乐着。”儿子不仅是一个子女的符号,他还代表着下一代的繁衍,人们更想享受三世同堂甚至是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这种快乐岂是有女儿的父母能够享受到的。虽然婆媳之间的关系难以融合,但是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会融合在一起。儿媳的细腻正好会弥补儿子大大冽冽的缺陷,使儿子的父母又多一个关心的人,又多一个可以倾诉衷肠的人。不否认,所在城市的住房价格加剧了作为儿子父母的不幸福感,可是父母是最不成功的商人,对子女的投入可以说是不计后果不计回报。给儿子买了一座房子反而又增加了父母的成就感,又多了一份快乐。恐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愈挫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