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向:语文教育不妨借他山之石!

13.04.2015  15:04

  “语文教育脱离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充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语文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师不能单讲课文,摒弃生活”……近日,在厦门市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这十年的教育对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可是在毕业后很多大学生不仅字写的丑陋无比,而且连一篇象样的文章都写不成,人文综合素养令堪忧。如果用十年的时间去学一门技术那绝对是人中人,是该对语文教育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之所以大学生连自己的母语都不能熟练掌握,主要是原因是高考语文考试的内容没有体现出与社会接接轨,而且各地还都把成绩的好坏作为评判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顾。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指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的缺失直接造就了令人堪忧的人文素养。阅读好,我们语文教育的效果也就出来了。在阅读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向英国学习英语教育的方式方法:英国没有统编的教育部认定的中小学教材。那么没有教材,英国的学生怎么学母语英语?回答只有二个字:阅读;扩展成五个字:精读和泛读。如果必须加上一个定语,就是:大量的精读和泛读。英国的小学生,由老师选择和各个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图画书,每周至少读2本。进入中学,阅读量和阅读难度会大幅提高,尤其是精读内容的选择更宽泛。学习的内容由老师自行选定,多是英美中学多年来约定俗成使用的世界名著。不仅要学习英语语言,欣赏语言之美,学习写作方法,还要研究小说的背景、作者、人物塑造、人物特点、对社会影响等等。学习终了,还有针对学习内容、即这本精读书的考试。考试的题目就是单一的大论述题。要学到英国阅读的精髓,进而提升语文教育的水平和效果,需顶层设计:一方面,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要让“听说读写”占有同样的篇幅,充分发挥这个指挥棒对阅读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语文测试不局限于教材的内容,突出阅读的广泛性并使阅读与写作相长,使其与社会接轨。否则,语文教育仍然难以走出现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