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精于兵法熟于心法 八年辛勤欠女儿太多
【索契冬奥会】
精于兵法 熟于心法
——记“点队成金”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主帅李琰
当韩天宇的刀锋冲过终点线,中国代表团挥别索契冬奥会赛场。2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从奖牌到金牌,从一枚到数枚,短道速滑成为中国冬奥成绩单的主轴。主帅李琰麾下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小将强势崛起,老将王者归来。
“点队成金”的李琰让中国军团在短道速滑领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包揽女子项目四块金牌。当人们都认为这已是巅峰时,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不仅有经历波折的周洋王者归来,而且有韩天宇和武大靖的迅速崛起,李坚柔的守得云开。
好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教练的执教艺术也有高低之分。好的教练,能四两拨千斤,通过调教让整支队伍的战斗力飙升。
北京时间2月22日凌晨,索契冰山滑冰宫内,男子5000米接力是持续12天的短道速滑项目收官之作。但对中国短道队,这一战别有意义,这是功勋教练李琰8年合同到期前与弟子们的最后一战。
鸣枪、出发、碰撞、摔倒、奋起直追,54圈后,中国男子接力在团结坚持中取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这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取得的第一枚奥运会男子接力奖牌。
2006年,中国短道速滑队在低谷之际迎来良师。都灵冬奥会后,成功执教美国队的李琰听从祖国召唤回来执教。第一个4年,她用睿智化解了与王濛之间的冲突,成为中国冰刀领军人跪地致谢的“后妈”。尔后,在她倾力栽培下,周洋、孙琳琳等运动员也迎头赶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温哥华绚烂绽放。
“我只是敞开我的心,全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中国的短道速滑,队员和我自然会有心灵感应的。”李琰这样形容她和王濛之间的“解冻”过程。
第二个4年,李琰遇上了更多的难题,打架、出走,与竞技无关的内斗;名将实力滑坡、新人青黄不接,赛场上的短板日显。加之冬奥会之前王濛的意外受伤,短道速滑队的处境雪上加霜。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索契冬奥会上低开高走让对手措手不及,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肖天所说,李琰战略安排得当。在冰山滑冰宫,我们看到了,李琰没有放弃周洋,更看到李琰在队内传达的精神:“短道速滑队是个团队。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激,我帮人人,人人帮我。”
李琰是中国第一批短道速滑运动员,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8年前,她带着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归来,但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针对中国运动员的特点进行有机改进。在李琰之前,相对于韩国队,中国队的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中国选手在弯道的技术仍然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单脚支撑,缺乏弯道加速能力,而李琰改变了这一切。
“不论是男孩儿的突破,还是女孩儿的坚持,我对孩子们在本届冬奥会的表现打90分。我们是每天看着国旗,唱着国歌,喊着‘我能行、中国赢’,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在接受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的时候,主席对我说,个人的梦想若是脱离了集体和国家都无法实现。我想,短道速滑队就是这样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我们的孩子们取得了一个个超越,实现了一个个梦想。”李琰沙哑的声音让人心疼。
8年时间既长也短,把幸运赐予中国短道队的背后,李琰只能对家人留下歉意。“我回来的时候女儿1岁半,现在我女儿都9岁半了。”话语之间,一位母亲的愧疚溢于言表,“但我并不后悔这8年来付出的所有。从美国回来,每一步都是无悔,是听从自己内心召唤的。”
王濛、周洋、范可新等一批批队员对恩师这样评价:“教练对我的帮助使我终身受益。”精于“兵法”,熟于“心法”,对于她的孩子们,李琰用真心将这些孩子们扶上马,送一程。
8年付出,面对留或去,李琰只言温暖不言其他。
(光明日报俄罗斯索契2月22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侯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