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龙:村干部“白条”吃垮小店该谁买单?

11.12.2013  12:34

  近日,邳州某论坛爆料称,该市占城镇镇村干部在当地一家小饭店打白条吃饭,拖欠了4万多元,导致饭店关门,老板花了十年时间讨要欠款无果。昨日,邳州市占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经核实,共有三个村的原村干部有吃饭打白条行为,欠款共计19000多元。目前,镇里已联系上当事人,并由所在村将欠款结清。(《扬子晚报》12月10日)

  前不久,某镇政府在当地一家餐馆三年欠下70万元吃喝账,以致餐馆老板不得不在店外挂横幅讨账。现如今,这村干部N年时间欠下小餐馆4万多元,以至餐馆老板讨债十余年落得个瘫痪的下场。这股吃喝歪风怎么会如此猖狂?

  4万多元按现在的物价来算,也不是个多大的数目,但是放在是多年以前也算是笔可观的收入了。一书包的欠条,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招待费”明细,有的还有“筹集欠款先付1000元,下半年付1000元,其余2001年上半年付清”字样,张张都有村干部的签字,甚至还盖有村委会印章。按理说,白纸黑字追债应该不成问题,可十余年间下来,却一分钱也没有要来。加之餐馆主人突发疾病,落下了瘫痪,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可对这一书包的借条却念念不忘。可想而知,为了追回属于自己的那点本钱,餐馆主人付出了多少辛劳。

  虽然这些账都是98年至2001年间的事儿,但还是经不住想要问一句:谁给的权力可以私人吃喝,盖公家印章?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一张的欠条,那都是人家辛辛苦苦炒菜、做饭挣下的,你几个村干部倒好,吃了记账,喝了打白条,享受得好生快活。直到将小店吃关门,今儿不是躲,明儿就是藏,反正就是拖着欠款不予支付,安得什么心?莫非是要拿集体的财产来堵你们吃喝欠下的窟窿?

  更让人惊奇的是,作为村的上一级组织,镇政府居然在看到贴文后才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这十几年,你们都干嘛去了?笔者倒是不相信这么大的事儿连点风声都没有听见吗?村干部欠白条,吃垮餐馆,具有法律效应的公章赫然显现在欠条上,上级机关居然不闻不问十几年,难道就没有护犊子的心态在作怪?

  既然已经查清此事涉及李园村、陈庄村等三个自然村,白条均为所在村原村干部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打下,那么凭什么要现在的村负责人兑付欠款。相信现在这几个村的负责人也不会自掏腰包垫付欠款,那就只有拿集体的钱来赔付了,言下之意,这些欠款就是公款消费?

  笔者以为,此事应该严格追查到底。是谁签的字,谁的吃喝账就该谁来还,公款绝不能为私人消费埋单。同时,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直接责任和领导监管责任都应该追究。

  今年以来,中央三令五申狠刹吃喝风,从八项规定到规范公务接待,一条条通知和禁令给公务消费打上了补丁。同时,公款吃喝消费也一直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借着“反四风”的势头,严厉惩处此类现象,营造一个廉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