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村庄多年保持“零上访”、“零刑事案件”
村中心的民族文化广场上,汉族的石狮子、白族的本主庙、藏族的佛塔等分布在不同角落,各民族团结共荣的痕迹已深深镌刻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郑家庄很有特色,百余户人家的村庄,村民分属七个民族,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都不相同,可村民之间亲如一家,多年保持“零上访”、“零刑事案件”。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这个民族团结老典型的村庄调研,想实地了解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的“秘笈”。聊起多民族之村为何能如此和谐的话题,当地干部群众强调最多的是:民族只不过是“身份证上的标识,哪用天天挂嘴上”。
“众筹”团圆饭“各敬各的神”
听当地人说,760多年前,元军进入大理,两名郑氏将军在此镇守,郑家庄因而得名。经过长期生息繁衍,这里形成了以汉族、白族为原住民的村落。后来七户藏族游牧家庭来此定居,傣族、彝族、纳西族和傈僳族也陆续迁来。
50多年来,七个民族之间、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不仅彼此尊重,而且互相理解,即便是在同一个地方“各敬各神”同样是相安无事。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作为白族群众较多的村寨,郑家庄在村口也有一个本主庙。本刊记者看到,庙里不仅供奉着白族的本主神,也供奉着其他几个少数民族的信奉神。
“村里民族间通婚比例超过60%,许多家庭是由3个不同民族组成。”藏族村民组长杨秀弟告诉记者,一个家里祭拜时,也是各做各的仪式,互不影响。
本刊记者还看到,村民活动室旁有一个由蓝色钢架设施搭起的聚餐场所,虽然看上去略显简陋,可村民王庆荣的话语里却显出几分自豪,“这是村民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更是我们全村人每年中秋节吃团圆饭的地方。”
14年来,每到中秋节这天,全村在外做生意、务工的人,外嫁妇女带着夫婿孩子都会回到村里。下午3点多钟,藏族群众跳起“锅庄舞”、白族群众表演“霸王鞭”、傣族群众献上“孔雀舞”……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各民族之间普遍通婚,是民族团结融合的一个标识。”云南省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郭家骧这样评价,“各民族既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又有共同的节日庆祝方式,说明村民在生活、精神层面建立了共同家园。”
“身份证上的标识,哪用天天挂嘴上”
采访中,本刊记者看到的是郑家庄的村民们身着不同的服饰、敬着不同的神,而听到的全是邻里和谐、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事。与村民们聊天,他们谈的多是共同发展,说的多是共同富裕。
面对为啥一个多民族村能有如此积极向上村风之问,受访村干部的回答也很质朴,“其实也没什么‘秘笈’,就是坚持了下面的三条。”
第一,先富带后富,全村各民族群众共同致富。
生产协作使各民族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纽带。“刚刚包产到户时,藏族村民不太会干农活,晾晒稻谷常常是米簸出去、糠在里面,汉族村民就手把手地教。改革开放后,藏族村民发挥特长出去经商,也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民族村民。”村支部书记何国祥说。
第二,依“规”治村。村民小组聘请7位民族代表作为监督员,处理村集体事务和矛盾纠纷时,严格依照村规民约和各种规矩制度办事,不会因为民族身份而偏袒、歧视。
第三,互相尊重民族信仰。“村里没有哪个民族说另一个民族的不好,大家都相互尊重彼此的信仰习俗。”杨秀弟说。村中心的民族文化广场上,汉族的石狮子、白族的本主庙、藏族的佛塔等分布在不同角落,各民族团结共荣的痕迹深深镌刻。
“共同富裕、依规治村、彼此尊重”,这十二个字其实就是郑家庄的“秘笈”。
“好支部”是“底盘”
郑家庄的“秘笈”是怎样炼成的?从洱源县政法委、民宗局和乡镇领导干部,到村组干部和村民,看法相当一致:有一个好支部、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就能带出一个好村庄。
三营镇党委副书记杨翱告诉记者,郑家庄有党员38人。村党支部结合多民族杂居的村情,推选致富能人担任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推选各民族的致富能手担任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组建了一个多民族的村班子。
这个班子的领头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郑家庄党支部书记何国祥,藏语名字叫曲登。17年来,他一直担任村支书。
多年前,凭着熟悉藏药和多年种植中药材的优势,何国祥第一个走出寨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致富后,他带着乡亲们闯市场,手把手、真心教,全村出了一百多个药材生意人。
黄中华家是何国祥的结对帮扶对象之一。当年,何国祥建议他发展养殖业,还借给他7000元买奶牛。“有了启动资金,再加上几年的打拼,我彻底甩掉了贫困。”黄中华说。
村干部吃苦、吃亏在前,村民的心就特别齐。几年前,村里决定硬化2.4公里入村道路,可资金困难,村民们便主动投工投劳,不计报酬,短短一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节省资金45万元。“村民们不仅高高兴兴交出地,还生怕投不了义务工。”何国祥对村民们的举动心生感动。□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自良吉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