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一村民创立“守望之家” 为江西留守儿童送棉衣

07.12.2013  14:41

“守望之家”学雷锋志愿活动

   原题:芦溪“守望之家”创始人胡启初:为江西留守儿童送棉衣
   
在江西有很多贫困山区,有一群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天冷了,他们仍在挨饿受冻。孩子们最简单的愿望,只是想有一件新棉袄过冬。日前,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携手发起的“一缕(衣履)阳光、温暖冬天——江西希望工程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大型公益行动”发起后,即刻愿牵动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心。12月5日下午,芦溪县“守望之家”创始人胡启初了解到这个活动,希望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让孩子们这个冬天不再冷。

  胡启初,是芦溪县南坑镇窑下村一位普通村民,一年以前,他在南坑镇希望小学内创建了一个“守望之家”,帮助学校里一些留守儿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谈到“一缕(衣履)阳光、温暖冬天——江西希望工程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大型公益行动”,胡启初很高兴,他告诉记者,“有这么多爱心人士也在关注着‘留守儿童’,是件好事,这些孩子确实很不容易,我们学校也有十几个生活艰难的孩子,计划年底对这些困难孩子进行送温暖活动。”

  留守儿童“亲情饥渴” 胡启初酝酿“守望之家”

  采访中,胡启初向记者分享了他和“守望之家”的故事。

  几年前,胡启初才知道“留守儿童”这个词的,后来他上网查资料、看新闻,才深刻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艰辛与不易。胡启初说,“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聚少离多,沟通少,导致留守学生‘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与人交流的主动性。同样的,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大部分留守儿童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他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很容易发生不幸事故。”

  每次看到此类事件,胡启初的心都是非常沉重,隐隐作痛,就会情不自禁想起他的童年。原来,胡启初因为生病,初一只读三个礼拜就辍学了,一直囚禁在一个不足十五平米的病房里,一躺就是整整11年,整日里以泪洗脸,痛不欲生。“直到1998年,南坑镇政府送我一台轮椅,我才有机会到外面走走看看。”胡启初忆当年仍感慨万千。

  胡启初说,“虽然命运不同,但是我能深切地体会到孩子们对幸福的渴望,对快乐的追求,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顾,孩子们是痛苦的,寂寞的,无助的。漫漫冬夜,他们冷了、饿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衣服破了,没有人及时添置;他们摔跤了,生病了,也缺少人疼爱和及时诊治。他们内心十分渴望象普通孩子一样,依偎在父母怀抱撒娇,但是,没有人知道。由于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于是,慢慢地他们思想起了变化,不爱学习,或者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流泪,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慢慢地,变得寡言少语,内心封闭。他们普遍都有一种心态就是父母抛弃他们了,社会不要他们了。他们成了一群有父母,但得不到父母之爱的孤儿。有的人,则成为一匹无人看管的野马,谁也不服管,早早就辍了学,在社会上流浪,抽烟、打架,没事浏览黄色网站,甚至敲榨勒索,成为社会上不稳定的因素。”

  接触的愈多,感受就愈深,想要帮助这些孩子的念头也就愈加强烈。胡启初有时候晚上睡不着,就会去想如何才能帮到他们。

  “琴棋书画”唱歌跳舞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2012年3月,在省青基会、团市委、团县委的帮助下,南坑镇希望小学腾出了半间旧教室,作为“守望之家”的活动场所。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划和精心布置,胡启初和志愿者们把一个破旧教室装扮一新,添置了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还给孩子们配置了一台亲情电脑,作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胡启初告诉记者,“有了电脑,孩子们想爸爸妈妈了,就可以视频聊天,以解思念之渴。”

  2012年4月7日,杜鹃花小屋正式挂牌成立,也就是现在的“守望之家”。

  谈到第一次给孩子们做活动的情景,胡启初清晰如缕,他告诉记者,“记得,第一次做活动千呼万唤,才有十多个孩子心怀胆怯走进教室。我们告诉孩子们,以后杜鹃花小屋就是他们的家,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以后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们。但是他们不相信,只是笑笑就走了。活动束后,我们合影留念,只有几个孩子愿意过来。那天我走出了好远,看到有个比较熟悉的女孩子跑过来,轻轻问我,胡叔叔,以后,你们还来吗?我静静地望着她,又看了看躲在远处探头探脑的几个小朋友,点点头,非常肯定地告诉她,只要你们喜欢,我们每个星期六都会来!”

  因为当时小姑娘的一句话,胡启初一直坚持到现在。从去年4月到现在,除非是特别原因,比如天气变化,“守望之家”每个礼拜六都会开展爱心活动。胡启初说,这一年多,能明显感到孩子们的变化。从不情愿到自愿,从18个人,到现在的40~50人。我们的志愿者从当初的11个人,到现在的203人,见证了大家庭的成长。

  每个星期六,胡启初都会给孩子们安排好活动:号召志愿者们带领孩子唱歌跳舞画画,或举行棋类球类等各种比赛,或走到户外去参观教育基地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

  给孩子们制定帮扶计划 年底为困难学生添新衣

  胡启初坦言,成立“守望之家”之初,纯粹是想为这些孤单的孩子们做点事情。但现在,他已深爱着他们,这些孩子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在酷热的夏天,孩子们为了参加活动,在烈日下等着我们,满头大汗,没有一个人要回家;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们为了参加活动,在寒风中等着我们,小脸冻得通红,也要在学校门口守候。每次看到他们翘首企盼的眼熟,看到我的到来,便一涌而上,围着我叽叽喳喳,内心总是流过阵阵暖流。今年我生病,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甚至压岁钱捐给了我!钱不多,捧在手中,重若千斤!”

  还有个小男孩在作文中写到,如果我有一支马良神笔,我会给胡老师画一双健康的脚,让他走路,不要再坐轮椅。有个小女孩,看到我们每次活动都是自己买菜,自己做饭,她从家里拿来一些蔬菜,悄悄地交给我手上。”这些温暖的话语,足够让胡启初幸福一辈子。

  前不久,胡启初和其他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对全体留守儿童、困难学生进行了家访,给他们建立了信息档案,制定帮扶计划。打算在年底,为部分困难学生添置新衣,发放助学金等等。胡启初还计划在学校附近搞两个爱心试验区:一个是爱心果园,一个是爱心菜园。“爱心果园里,每一棵果树,我们都将挂上一个孩子名字的爱心牌,与志愿者一起,呵护小树的成长。每一棵树,都将见证他们的成长历程。爱心菜园,则是种点蔬菜。一是解决小屋的吃菜问题,二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动手能力,争做一名快乐的劳动者。”(记者万思)

  (中新网江西新闻12月7日转载)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