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中村”淡出城市版图 东湖区8000多名农民转换身份

08.08.2014  21:15
今年4月,南昌史上最大力度户籍改革率先在东湖区展开试点,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村民变居民,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变化,更多的是福利、待遇的增加,比如困难群众低保金一年就增加了2400元。

  转户后低保金年增2400元

  8月7日,东湖区环湖路老市委宿舍便民栏张贴着一纸通知,“居民可在社区免费换领户口簿。”这是南昌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居民户口“一元化”登记。新发的户口簿首页“户别栏”里一律填写“居民户口”,而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副主任王岚说,贤士湖管理处永溪村、公园村等6个“城中村”的3000余户8000多名失地农民将正式由村民变为居民,并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相关户籍政策。

  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永溪村汤家自然村低保户罗辉患病多年,她告诉记者,自己不能做什么重活,还有3个孩子要养,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是丈夫打零工赚点钱和村里给公公婆婆的养老金,再加上低保金,一个月也就是1600多元,生活非常艰难。

  这次户籍改革给她家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该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像罗辉这种情况的家庭,可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经街办和县级民政部门受理、审核,依规进行民主听证及公示后,若无异议,便可享受城市低保待遇。

  根据南昌市最新的政策,由村民变为居民后,每人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200元。据东湖区低保局局长涂伟波介绍,该区原享受农村低保金的有六七十人,此次户籍改革后,有些人因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而被清理,剩下大部分都转为城镇低保了,每人每年可增加2400元。

  村委会向居委会转变

  南昌提出要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活环境,加快城中村“社区化”改造。据了解,南昌“城中村”人口现有11万余人,这些“城中村”农业人口将全部转为非农人口。

  农民变居民,村委会也将向居委会转变。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长巷村党委副书记邓海清说,该村所辖范围位于青山南路两侧,随着南昌城市发展,该村已经没有一寸土地,村民全部为失地农民。不过,该村每年集体资产通过物业经营可获得近千万元的收入。

  邓海清告诉记者,该村不仅每年按劳力给村民进行分红,还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发补贴,相比普通的市民,村民的待遇或许还更好一些。虽然目前南昌市尚无明确村委会如何改居委会,但邓海清表示,集体资产将来走股份制经营的道路已是大势所趋。

  东湖区贤士湖管理处副主任王岚认为,“城中村”的村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他们的待遇只增不减,这是此轮户籍改革的一个亮点。生育政策方面设置了过渡期,双方均为农民,转为城镇户籍的,自转成城镇户籍之日起,3年内按农民政策对待。这也就是说,户口改登3年内,从村民改登为居民人员可享受“一胎半”(头胎是女儿,可再生一胎)政策。

  另外,此次户籍改革也不触犯原属农业人口群体的利益,农村承包土地、宅基地及农村集体经济利益的相关权益都没有改变,并且在“城中村”改造的“村改居”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没有完成前,他们的身份仍然是原村级集体组织的成员。南昌市还允许宅基地在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依法流转。这些利好政策,免去了村民变市民的后顾之忧。

  记者陈文秀、何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