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村级服务代办点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老宋,来,给你,你的大病救助折子办好了。”9月25日一大早,渝水区罗坊镇草池村民委员会主任兼会计宋冬根来到宋家村民宋余兰家中,将办好的大病救助银行折送到宋余兰手中。最近一个月,宋冬根已为村民代办了20多件事情。
自从镇里今年8月推行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以来,宋冬根又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为村民跑路,到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村民代办各种事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罗坊镇针对全镇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农村居民以老人、妇女、小孩和残疾人居多,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不方便这一情况,经过调查、摸底、研究,决定于今年8月在全镇36个村委会成立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代办点由各村委有一定文化基础、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专职残疾委员担任管理员,集中受理村民代办事项,村委再指派一名干部,每天将代办点收集的村民事项带往镇里办理,办好后再送到村民手中。镇里将便民服务代办工作纳入村委年终考核内容。同时,实行“以奖代补”机制,规定每帮助群众办成一件事情,根据村委离集镇距离远近、办理事务的复杂程度,给予代办村两委干部、村级代办点管理员、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8~12元的补助,按月发放。
政府买单,干部跑腿,群众受惠。小小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这一创新举措一经推出,大受村民欢迎,村民有事再也不必自己往镇上跑了,只需就近交给村干部代办即可,而且还免费,省时省力又省路费。
村级便民代办服务的推行,不仅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也激发了村两委干部为民办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拉近了干群距离。宋冬根告诉记者:“以前村民都不好意思请村委干部帮忙办事,因为出门办事不仅耽误时间,还涉及摩托车油费开支什么的,村干部也很少主动替村民代办事项。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特别是镇里出台便民服务代办管理办法后,这种状况明显改变。现在,村干部反过来主动到村民家里特别是残疾人家里去,让村民将事情交给自己去办理。”
变化还不止是这些,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李主任告诉记者,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运行以来,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感觉轻松多了,以前前来办事的多是老人、妇女、残疾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工作人员经常是反复向他们解释政策、流程等,费时又费力。现在,全村人的事由一个村干部代办,不仅大大减少了接待人数,也明显提高了办事效率。(来源:新余新闻网 记者 蒋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