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打个样” 村民照着干
冬日杲杲,暖意融融。在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荷尧村的赤松茸食用菌基地上,24个钢管薄膜大棚整齐排列,一朵朵赤松茸已然破土而出。村党委书记刘华萍招呼着从湖南请过来的技术员何爱民:“老何,快叫些人来,把地里的货采了!”
“好嘞!”只见何爱民在电话里一通召唤,不到几分钟,村民陈国萍就带着5个老姐妹提着篮子赶了过来。她们轻车熟路,掀开秸秆铺成的“被子”,捏住菇柄轻轻一拧,一朵朵鲜嫩的赤松茸就被摘了下来。“干这个活不累,80元一天,划得来!”陈国萍乐呵呵地说。
站在田埂上,刘华萍喜滋滋地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按亩产3000斤计算,这40亩赤松茸产量不少于12万斤。新鲜货,我们批发价是8元钱一斤;烘干了卖,一级品至少140至170元一斤。”他告诉记者,这个产业是村集体利用70万元的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建起来的,被视为“全村的希望”。“我们想通过村里‘打个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最终帮助农民一步步致富。”按照刘华萍的设想,这个基地建成后,村集体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更多村民聚集到产业链上,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荷尧村推进乡村振兴的“蓝图”之一。在该村村委会办公室,摆着一张色彩斑斓的荷尧村村庄规划图(2022—2035),全村功能分区、发展方向一目了然。按照规划,该村将以“一河山水田园画、两岸十里新荷尧”为目标定位,依托当地的吴学周院士文化和山水林田资源,致力发展理学农耕文化体验游产业,建设成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湘赣边研学旅游目的地、江西省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示范村。
记者来到规划建设中的荷尧村院士理学农耕文化园现场,抬眼望去,长平河碧波荡漾、灵犀山层林尽染,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工地上,挖掘机来回穿梭,夯土筑路不亦乐乎,一座通达南北的廊桥已具雏形。据了解,该项目投资525万元,今年建成后将由村集体以“乡村文旅股份合作社”模式运营,全民参与、全民得利,预计年接待研学游5万人次,年创收350万元。荷尧村的乡村振兴路,将越走越宽广。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启红 钟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