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一村20多年未分宅基地 集资建农民公寓

20.05.2014  12:28

  南方农村报讯 广东揭阳市蓝城区桂岭镇的玉白村,因为没有用地指标,20多年未分宅基地。面对村民的宅基地需求,村委想了一个办法——利用村小学的旧址建设农民公寓。截至目前,160套公寓,卖出约100套。

   最低售价1500元/平方米

  玉白村位于揭阳市区西北侧,距离市区10多公里。据玉白村支书卢惠钦介绍,玉白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其中农田1700多亩,旱地面积1000多亩,山地面积2000多亩;下辖6个村小组,全村7700多人,共1600多户,常住人口4000多。

  玉白村已经20多年没分宅基地。20多年前,该村有5000多人。随着人口增长,卢惠钦称,自他担任玉白村支书以来,时常有村民反映需要宅基地解决住房问题。"但是现在国家政策对土地控制得很严,上级政府没有给指标,重新分配宅基地是不可能的。"卢惠钦说。

  2010年,原来的玉白小学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房。2012年,玉白小学搬迁,旧址空出了14亩土地。卢惠钦想到用这块土地来建设农民公寓。"一来危房不拆除,对村里来说是个隐患;二来建设农民公寓,可以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2013年春节过后,村委会门口贴了一张告示——玉白村将通过向本村村民集资的方式在玉白小学旧址上建造农民公寓。

  2013年9月,玉白村农民公寓"玉馨苑"正式动工,规划建设5栋11层高的楼房,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共有160套房,配备电梯,总投资3000万元,预计今年10月完工。"跟城里的小区没什么区别,但仅限本村人购买。"卢惠钦说。

  玉白村第四村民小组长袁潮城介绍,"玉馨苑"每套房面积120-150平方不等,一平方售价最低1500元。建设资金以村民集资方式筹集,分三期缴清:首期房款8万元;第二期10万元,在楼层建造到5层时缴纳;尾款在收房时缴清。

  5月7日,"玉馨苑"的5栋楼房都已经建到9层。

   部分村民不习惯住公寓

  "现在还有五六十套房没有集资到位。"卢惠钦称,目前集资到2000万元,还有1000万的缺口。但他并不担心,他认为,等"玉馨苑"建成后,自然有村民来认购。"如果公寓建成后资金还没到位,那只能欠着施工单位。"卢惠钦说,玉白村年收入只有三四十万,基本用于村务开支。

  五六十套房没有村民认购,袁潮城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村民没钱,集资的村民主要是在外打工有些积蓄的村民,而居住在村里的村民很少买得起;其次是村民喜欢单家独院式的农居,不习惯这种电梯公寓;再次,袁潮城称,小姓村民担心住进公寓被大姓村民欺负。据他介绍,玉白村有卢、袁、林等姓氏,以卢姓为主。大部分袁姓村民属于第四村小组,该小组共有4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130多人,整个小组只有两户人家认购了两套房,这两户人都在外面打工。

  南方农村报记者在玉白村走访中发现,玉白村主干道的两侧大都是比较崭新的房子,多数高三层。据村民介绍,这条街居住着100多户人家,房子都是近10年建起来的。在街道的西侧,有几栋房子正在一片农田上建造;玉白旧村则隐藏在街道的东侧,新房子的后面。

  一名在街道上开小卖铺的村民称,她家有三层楼,每层三四十平方,目前够住,不需要另外建房和买房,但她看好"玉馨苑":"每平1500元,相对市区很便宜。我如果买也是投资,但是一下子拿出十几二十万,是一个不小的支出。"在揭阳市区,商品房的价格为每平米3000-6000元不等。

  居住在旧村的林姓村民一直想改善居住环境,目前他居住在一套30多平方的联体平房里,建造于20多年前。但他并不向往公寓的生活,"如果有钱,我就往楼上加盖。"他将翻新房子的希望寄托于在深圳打工的儿子。

  同样,做木工的卢姓村民对村里的农民公寓不感兴趣。他喜欢自建房,"一楼可以作工作场所,二楼居住。公寓完全做不到。"

   建公寓省地60多亩

  卢惠钦说,农民公寓在桂岭镇尚属新生事物,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他认为,公寓式的建造模式为村里节约了不少土地。他说,2.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如果建设成单家独院式的农居,需要土地七八十亩,而建成农民公寓只需十多亩,节约了60多亩土地。

  卢惠钦认为,解决村民的居住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推倒村里的旧房子,重新规划村庄。玉白村有数百间旧房子,有些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坍塌,有些则被用于饲养家禽家畜;还有部分村民居住旧房子,由于房子连体,左右两侧都没有窗户,屋子里较阴暗。

  "旧房子都比较小,30多平方米,很多村民的房子都是联在一起的,共用一道墙和一个天井,如果自己推倒重建,势必影响到邻居的房子。"卢惠钦说,最好是由村委会统一规划和统筹,三五户联合起来,建个三五层的楼房,一楼分割成三五间,每户一间,楼上则一层一户。"这样住得既宽敞又能节约土地。"

  据当地媒体报道,揭阳市蓝城区委书记刘佑知到玉白村调研时,肯定了玉白村建设农民公寓的做法,认为这既解决村民的住房困难问题,节约土地,又改善村容村貌,希望蓝城区各地学习借鉴玉白村的经验,因地制宜,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群众"洗脚上楼".

  揭阳一抓农村工作的官员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称,在农村建农民公寓,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居住习惯以及村民的需求,可以分期建设,这样既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又不会导致建设过剩。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