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杨子晖天津师大高建两教授来校讲学

15.04.2016  17:33

       



           

       

4月13日至14日,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建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子晖教授来校,分别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和金融学院讲学。

13日下午,高建教授作题为“两种不同的协商民主”的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始发主持,学院部分师生听取了报告。高建还是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工程项目《西方政治思想史》首席专家之一。

高教授首先讲述了协商民主的概念、西方协商民主出现的背景,认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形成。在分析透视西方民主的重大缺陷后,高教授认为,尽管西方学者试图通过话语协商来弥补西方民主的不足,但其实践主要是基层治理,重点关注公民教育,并未提升到国家制度的层面。高教授指出,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存在实质上的差异。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形成完备的国家制度模式,具有广泛、多层和制度化的特征和优势。最后,高教授强调,中西协商民主的差异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基础,要推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就要弄清中西协商民主的本质差别,认识中国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

14日上午,杨子晖教授在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作了题为“通胀国际传递的动态及可持续关系研究”的学术报告。院长张利国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会。杨子晖教授从通胀的本质出发,结合自己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通胀国际传递的动态、路径和影响力大小,并运用中国和美国作为典型案列进行了实证分析,还对通胀国际传递的可持续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整个报告内容精辟、内涵丰富。报告结束后,杨子晖教授还就教研人员和研究生提出的通胀传递的时滞问题、通胀研究的数据来源问题以及规范的实证研究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环节等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14日下午,杨子晖教授在金融学院作了题为 Asymmetric Networks of Global Volatility Spillovers 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金融学院院长汪洋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聆听了讲座。杨子晖教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global volatility   spillovers研究的意义,阐述了他论文的主要贡献。他从数据、方法和实证结果等几个方面对这篇论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发现global volatility   spillovers的结构是动态非对称的,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解释。在讲座最后,杨教授耐心地回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和师生分享了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的经验,大大激发了在场师生的科研热情。(图文/曾良盛 张利国   邱晓平   毛梦麾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