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杨良瑶系最早下西洋使节 比郑和早620年
近日,陕西考古人员披露的研究成果表明——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应当是唐代航海家、外交官杨良瑶,他航海下西洋比郑和整整早了620年。而此前,明朝的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世界航海史壮举。此次的研究新论,有望改写这一历史论断。
杨良瑶是唐朝的一个宦官,侍奉过唐朝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代皇帝,死后归葬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早些年在泾阳县出土的一座神道碑,经考证为其墓前神道碑。陕西考古人员最近研究该碑文发现,早在唐代,杨良瑶就以“聘国使”身份率外交使团,航海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抵达黑衣大食(今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
神道碑详尽记载其下西洋经历
《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现珍藏于泾阳县博物馆。馆长刘随群说,去年该县在当年神道碑发现地附近的地底下,清理发掘出两块青石,拼接成一个1.5米长、1米宽的龟形石座,经鉴定,这是杨良瑶墓前神道碑的基座。这两次发现,对研究唐王朝与阿拉伯之间的使节往来,以及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
该碑体形高大,额篆的“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9个篆字,周正圆浑,苍遒大气,不失为中晚唐书法中的佳品。上千字的碑文主要记载了杨氏家族的起源,以及侍奉皇帝、内平祸乱、外抚异邦等史实,尤其是杨良瑶在“借兵回纥”、“出使岭南”、“出使大食”、“平叛淮西”等历史事件中的功勋。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张世民一直潜心研究该碑文,发现其间最重要的是记载了杨良瑶作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的史实。
张世民告诉记者,“(杨良瑶)在广州南海这个地方舍陆登舟,走过南海,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一直到两河流域,然后舍舟登陆,到达今天的巴格达,就是当时黑衣大食的首都。”距今已有1220多年,较之永乐三年(1504年)明成祖派遣太监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印度洋西岸,早了620年。
该神道碑详尽记载了此次航海下西洋的过程及途中经历。张世民说,根据研究碑文,贞元元年(785年)四月,五十岁的杨良瑶亲率外交使团,以“聘国使”身份携带判官和国信、诏书,通过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根据当时政治局势判断,此次航海出行很可能是与起源于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的黑衣大食一道,共同遏制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此次下西洋,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效显著,杨良瑶也受到了朝廷的褒奖。
张世民考证认为,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杨良瑶很可能是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唐朝与大食长期保持通使外交
张世民说,据文献记载,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怛逻斯战役后,大唐帝国与黑衣大食基本确定了各自在中亚细亚的势力范围,但天宝十四载(755年),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趁机夺取了长安至天山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诸镇,后来竟垂涎唐都长安。
史料表明,为抵制吐蕃政权,唐德宗制订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外交政策。同时,大食与唐王朝长期保持着通使外交关系。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八月大食遣使节朝贡开始,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最后一次外交使节离唐回国,前后148年间进入唐都长安的大食使节有39次之多。
张世民说,研究表明,大食与唐王朝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所以海洋上的丝路贸易十分频繁。但现存的唐代正史文献中,尚未发现唐王朝正式派遣使节航海下西洋的确切记录。因此,此次神道碑碑文关于杨良瑶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显得弥足珍贵。
贾耽是与杨良瑶同时期的唐代地理学家,贾耽曾记载了此次经由海路前往黑衣大食首都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下西洋路线:先从广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国海向南行,先至门毒国(今东西竺昆仑洋),再至古笪国(一说真腊),经海峡(今新加坡海峡),北岸为逻越(即暹罗,今柬埔寨国),南岸为佛逝(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路过天竺(今印度国一带)等百数十个国家,抵达大食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公元九世纪中后叶,阿拉伯地理学家依宾库达特拔所著的《省道记》,也详记了从大食到广州(康府)的航程及贸易景况。
有学者研究认为,贾耽晚年常向四夷来使及出访四夷的使节询问民俗,其所记录的这段海上航行路线所取的原始资料,应当来自杨良瑶一行的亲身经历,更多的应来自杨良瑶的海上日志。照常例,杨良瑶归国后,应当向朝廷做出详尽的出使报告,贾耽因职务之便,获悉信息并写入著作,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贾耽之于杨良瑶,恰如逻斯梯谢奴之于旅行家马可·波罗一样。
神道碑正文行书镌刻有简笔字
杨良瑶(736—806),系云阳县龙云里(今属泾阳县云阳镇)人,有了两个孩子后,在20岁左右成为朝廷宦官。唐朝中后期的宦官,权力越来越大,在掌控军政权力和皇帝废立方面,甚至有宰相大员难以企及的权力。杨良瑶当上宦官之后,又收留宦者希旻为义子,历任承议郎、内侍省内谒者监,赐紫金鱼袋、华清宫使,其身份地位骤然升高。
据《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碑文记载,杨氏世代荣耀。其曾祖为唐初功臣,官至云麾将军、右威卫中郎将;祖父怀贞,为许州别驾;父亲彦昱等,皆为处士。唐肃宗永泰元年(765),(杨良瑶)奉命说服在慈隰一带叛乱的狼山部落;代宗大历六年(771),宣慰安南、广府,不辱使命;德宗兴元元年(784),赴回纥求师成功,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贞元元年(785)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回国后受命主持修葺历代唐陵,参与洛阳平叛,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取得平藩战役的最后胜利。最后,杨良瑶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凭借功勋,成为唐顺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
值得注意的是,该神道碑正文行书镌刻,用了许多简笔字,与当今简化汉字有相似之处。比如“請”写作“请”,“繼”写作“继”,“萬”写作“万”,“邇”写作“迩”,“爾”写作“尔”,“輔”写作“辅”,“彌”写作“弥”等等。这些汉字简笔字的使用,对于研究唐代文字史,有着相当重要的启迪和帮助。
唐代下西洋路线
先从广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国海向南行,先至门毒国(今东西竺昆仑洋),再至古笪国(一说真腊),经海峡(今新加坡海峡),北岸为逻越(即暹罗,今柬埔寨国),南岸为佛逝(今苏门答腊岛南部),路过天竺(今印度国一带)等百数十个国家,抵达大食国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罗国(今伊拉克巴斯拉镇),再向西北陆行千里,到达茂门王所都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