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男子让男孩在地铁尿 尿液随列车一路流淌

15.07.2015  13:01

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你就这样在地铁上尿尿了……”昨天上午,网友“Orchiso听枫小主”用这样一段戏谑的歌词,报料说:杭州地铁1号线上,一位成人让一个男孩在地铁车厢内尿尿,关键是这个孩子看上去差不多有六七岁的样子了,尿液随着列车的行驶,顺着车厢内一路流淌……

对于地铁中的各种不文明行为来说,把尿早已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关键词——早在2012年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前免费试乘体验的第一天,就有大妈抱着孩子在地铁车厢里把尿。

最关键的问题是:对于这样的不文明现象,地铁似乎只能尴尬地沉默着:没有处罚、没有警告,唯一能做的,就是劝说阻止。

正在奔行的地铁里

突然淌出一条“小溪

为了了解事情经过,昨天钱报记者通过网络联系上了这位发帖网友“Orchiso听枫小主”。

Orchiso听枫小主”说,上午9点多,他从西兴站坐1号线到客运中心站。“具体哪一站,我记不住了。当时我坐在车厢最边上,刚好靠近两节车厢的连接处。这时一个男人领着一个看起来7岁左右的男孩从隔壁的车厢走过来,我以为他们是没位置想到我这边来。没想到他们到车厢衔接处的地方看了看,大人让男孩当场脱了裤子,对着衔接处的缝开始尿尿了……

Orchiso听枫小主”说,当男孩脱下裤子时,乘客们纷纷把头转开了。“毕竟是公共场合啊,太不文雅了。等我转回头,尿液已经在车厢内流淌了很长一段路,都快到乘客脚底下了。有个乘客没注意,后来发现脚底下有尿,默默把脚移开了。

昨天该网友把照片和事情经过@了杭州地铁官方,随后杭州地铁官方也转发回应:

如果小朋友想要便溺,请家长带领小朋友就近下车解决;从照片上看得出小朋友不小了,控制便溺的能力是有的,车厢内的公共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维护,在车厢内解决便溺问题实属不合适,如果是没有控制能力的小朋友请家长自带尿片,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为地铁车厢的环境卫生奉献一份力。

Orchiso听枫小主”还透露着一种纠结的情绪:“对于这种现象,车厢里那么多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话。我也没站出来,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后来想了想,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站出来劝阻。

杭州地铁:

再遇类似事件,大家请站出来

其实类似的举动,在全国的地铁中都是常见病。上海地铁、南京地铁都有相关的处罚条例,而杭州地铁的处境极为尴尬。“目前杭州地铁管理条例,没有处罚权,没有警告,唯一能做的就是劝阻。2013年国庆期间,我们也曾对便溺等不文明现象来过突击检查,确实也查到过把尿现象,但是如果不是面对镜头跟工作人员,很少有家长愿意去清理现场的尿迹。

杭州地铁坦言,对于这样的劝阻也是有困难的,即使目前杭州地铁有随车安全员,也并非能碰到正在尿尿的情况;“就那么一瞬间,他们尿完就走了。地铁工作人员不可能配置每个车厢一个人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呼吁大家,如果孩子小请带好尿片等防范措施,如果孩子有可控能力,请就近下车解决,2分钟一站路,也很方便。我们更多的是希望乘客们能站出来劝阻这种不文明。

地铁请记者再次帮忙“广而告之”:如果发现此类现象,除了劝阻,你还可以拨打26311111,告诉工作人员列车车厢号,哪一节车厢,就会安排就近的工作人员上车清理。

如果你有心,随便在百度上搜索:地铁、把尿,你会发现,从2012年杭州地铁试运营前试乘活动第一天开始,到今年五六月,一直有网友在网上曝光,杭州地铁车厢内有孩童便溺现象,虽然报道也有过很多次,地铁官方也发表了声明,但这“内急”的小问题却似乎就是一个无解的大难题——

●体谅型

网友“红鲤鱼在内河”:内急多少是概率事件,与文明的训练没有太大关系。那年北京搞马拉松,一排老外站在红墙边小便的照片,不正说明了: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便使人变得无法讲究。

网友“施若雨”:孩子小,憋不住尿是正常的,如果有条件,谁也不会随地大小便的。你不也有过想尿就尿的青葱岁月吗?

●吐槽型

网友“小华是个姑娘”:这跟基础设施完不完善根本没关系好吗,哪儿的设施能满足你想吐就吐想尿就尿?

网友“洗澡之后”:尿完了,清理一下再离开,这个动作的难度系数一定高达9.99999999……

网友“历史的轨迹”:孩子不懂事,大人难道也脑回体短路了?罚款不是目的和办法,如果罚款有用,还要警察干什么。这种现象如何杜绝,根本问题还是在于你的一念之差。

●换个角度看问题型

网友“zerg”:我能容忍和宽容各种因突发情况引起的低素质行为,但不代表我认同这种行为是正确和有理由继续这么做的。

网友“妹妹背着洋娃娃”:暂且不讨论这一行为是否合理,但“让孩子公然露出私处”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把小孩子的隐私问题提了出来。只是稍加深究便会发现,公共场所小孩的隐私暴露,最大的侵权者并非拍照人,而是父母。父母在公共场所随意脱下自己小孩的裤裤露出他的屁屁,便已意味着自己放弃孩子的隐私权。

若这是刚需,不妨设置便捷垃圾袋

如何来解决这一看似无解的难题?

昨天也有网友提到这样一种观点:既然短时间内无法从文明素质层面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堵不如疏。“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否也代表着一种‘刚需’,地铁作为便捷性的公共基础设施,体现的就是快速与方便,那么不妨干脆就在地铁车厢里,设置一种抽取式的垃圾袋,让乘客遇到孩子内急、想要呕吐等突发情况时,可以拿来应急。

但这样的观点,也有很多人认为不可取。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的观点也很鲜明:“全世界的地铁都没有在车厢内设置垃圾箱,垃圾袋,杭州为啥要开这个头?这些设置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所在。即使杭州地铁配备列车巡逻员,也不一定能够阻断这种现象。我认为关键还是得靠市民的自觉性,这就是个人习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