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患难与共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02.05.2015  12:22

  本报北京5月1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尼泊尔警方5月1日说,该国4月25日发生的地震迄今已造成6254人死亡、13847人受伤。危难时刻,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地同尼泊尔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中国对尼泊尔的无私援助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中国在尼泊尔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体现了中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构建患难与共、相互支持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尼泊尔总统称赞中国救援队做得很棒

  对于中国人民的大力救援,尼泊尔总统亚达夫记在了心里。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患难见真情,在这场尼泊尔的全国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选择了与尼泊尔人民团结在一起,中国是尼泊尔真正的朋友。多个中国救援队在不同地方日夜工作,救出了很多尼泊尔人,他们做得很棒,很好地帮助了尼泊尔政府和人民。亚达夫表示,震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时间向尼泊尔表达了真诚的慰问,“我对中国表达最真诚的感谢和感激”。

  尼泊尔卫生部公共卫生司司长哈利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尼泊尔全国的75个县中,30个县受灾严重,最为困难的是山区。多亏中国派来了这么多的救援队,他们向尼泊尔赠送了食品、药品、水、帐篷等物资,永远感谢中国政府。哈利仕回忆道,上个世纪50年代,尼泊尔遭遇困难时,中国也帮助过尼泊尔,事实证明,患难见真情,中国是尼泊尔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始终如一的朋友。

  哈利仕特别指出,中国救援队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不仅携带救援设备,还带上了搜救犬。中国医疗队尊重尼泊尔人,他们在提供医疗服务前都会征得尼泊尔人的同意。虽然他们不懂尼泊尔语,但医学原理是相同的,他们知道如何救助伤者,他们的工作非常棒。他还向本报记者透露,尼泊尔的辛都巴乔县离中国西藏的樟木口岸不远,受灾严重,当前尼泊尔救援队正与中国救援队一道,在这一地区开展联合救援。

  尼泊尔红十字会秘书长拉特纳·达克瓦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与中国红十字会在地震之前就有合作,中国红十字会给予尼泊尔很多医学上的支持,在地震之后向尼泊尔提供了必需的物品。

  尼泊尔人瑞特纳·加蒂曾在华西医科大学留学9年,2013年回国工作,地震前两周来到加德满都。他告诉本报记者,地震发生后,他从朋友处得知中国即将派救援队伍到尼泊尔后,遂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前来参加救援工作的成都军区总医院医疗队,自愿义务为医疗队的医生充当翻译。“他们这个时候来到我们国家,帮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他们是好人。”加蒂说。

  体现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巴基斯坦时事评论员安萨尔·巴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尼泊尔发生强震后,中国救援人员迅速赶往震区施救,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尼泊尔的抗震救灾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深化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在危急关头向其他国家提供无私帮助,再次表明了中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印证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凸显了中国的大国风范与责任担当,值得称赞。

  泰国国家发展学院教授乍伦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在尼泊尔发生历史罕见的灾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力量抵达灾区,体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尼泊尔对中方的援助十分感激,不仅反映了尼中关系的友好,同时也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对尼泊尔灾情的及时援助,既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促进。

  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记者维加亚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度洋地震海啸后印尼亚齐省受灾严重,中国给印尼提供了很多帮助,他对两国人民携手共渡难关的场面印象深刻。对此次中国援助尼泊尔,维加亚表示,这再次体现了中国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开展援助十分高效,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相信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帮助下,尼泊尔人民一定能渡过难关。

  印中合作联盟主任普拉卡什认为,中国是尼泊尔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之一,中国可以发挥所长,帮助尼泊尔渡过难关。“中国在灾后建设方面更有效率,也有这方面的经验,相信中国一定会在尼泊尔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救援迅速高效

  《今日印度》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在尼泊尔强震救援行动中体现出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面对近邻的灾难,中国只想尽最大可能去帮助尼泊尔,同时尽一切可能协同别国救援力量完成这次艰巨的救援任务。”

  《华尔街日报》文章近日盘点了地震几天来中国采取的救援行动,认为中国积极承担起了大国责任。文章引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外交学者詹姆斯·查的话说,通过迅速的救援行动,“中国树立了负责任大国形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联社、《纽约时报》、福克斯电视台、彭博新闻社和英国路透社也第一时间关注中国向尼泊尔派出救援队的情况,认为中国救灾行动迅速高效。

  巴西《环球报》文章指出,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中国及时派出了专业救援队。虽然交通和通信不畅造成很多障碍,但中国救援队克服困难迅速抵达灾区开展援救。几天以来,中国向尼泊尔运送了大量棉被、帐篷等救援物资,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巴西R7新闻网文章说,尼泊尔地震发生后,中国已派出医生、国际救援队、军方救援队以及大批救援物资,在展开搜救工作的同时,也帮助尼泊尔地震灾区进行防疫和重建等工作。

  (本报记者吕鹏飞、杨迅、杨讴、庄雪雅、邹松、张朋辉、索泓依)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