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清流士大夫 难称开眼看世界
[摘要]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将林则徐誉为“清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日后这句话成为评价林则徐的固定用语,但查阅当日历史,林则徐并未真正“开眼看世界”。
英军封锁广州海面
要点提示:
1、林则徐无论是在对英商的态度还是在外交策略上,都无视了国际交往原则。
2、在得知英国将进攻中国的消息之后,林则徐也表现出轻视无知的一面,对敌情判断更是一塌糊涂。
3、在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开始为自己辩解,推脱责任,力求挽回名誉。
以下为正文:
翻译《国际法》却无视国际交往原则
1838年11月15日,林则徐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据记载,林则徐到达广州后组织翻译班子,为自己翻译外国的政治、经济情报,甚至还组织人翻译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1758年的著作《国际法》。
查询瓦特尔这部著作,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话译文为:“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显然,组织人翻译这部书的林则徐不理解甚至忽略了这句话。
1840年1月18日,正在广州主持禁烟的林则徐向英国女王发出一封《谕英国国王书》,这封信以“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远绥怀,倍加优礼”开头,林则徐要求英国国王:“惟所辖印度地方……贵国王诚能于此等处拔尽根株,尽锄其地,改种五谷。有敢再图种造者,重治其罪。”为了说服英国国王,林则徐还用因果报应学说威胁英国国王“天所佑而神所福,延年寿,长子孙,必在此举矣。”
从这封信中,我们看不到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而是一个无知而又自大的清朝官员。实际上,林则徐的这种表现不仅体现在这封信上,在对英商的态度和策略上,林则徐同样如此。
禁烟过程中,林则徐为使外国商人遵守清朝法律,要求商人签署具结。要求外商遵从清朝法律,这点并无不妥,但在具体行文和操作中,林则徐却不断体现出自己对世界的无知。
林则徐谕令“凡在夷馆之人,均须签名画押,毋许一名遗漏”,他以“结得英吉利国及所属各国夷商,久在粤省贸易,渥沾天朝恩泽,乐利无穷”为具结起始,要求外商“嗣后来船永远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据《林文忠公政书》乙集,卷一)
林则徐所采取的的连坐之法,令外商颇为恐惧,他们因害怕被逮捕而不敢签字。林则徐这一要求并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自然遭到外商的抵制与反对,实际上“人即正法”一语,在清朝的法律之中尚无必要的根据。(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尽管林则徐组织人手翻译了大量西方情报,但从林则徐的行动中,我们并未看出他受到了影响,否则,他就不会在《谕英国国王书》中要求英国国王“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绝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诿延。”
误判英国侵华为“谣言” 称英军倒地不能复起
如果说林则徐在国际政策与外交策略上没有“开眼”源于天朝的体制,使他在对外交往上不可能平等对待其他国家,那么在禁烟期间林则徐所采取的各类策略,则进一步显示他并未因翻译西方情报而获益,也没有显示出他“开眼”的一面。
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后,道光曾谕令林则徐不可开启“边衅”,林则徐在回答道光疑虑的奏折中,描述了他心目中的英国士兵形象,“且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同时林则徐认为英国人的舰船太大,无法驶入中国内河,不足为虑。林则徐为消除道光的疑虑,进一步表示可以采取火攻制敌,林则徐后来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对抗英军。对于道光帝最为担心的“边衅”问题,林则徐一再解释,英国人远来经商,所图皆利,英国人断然不敢用战争的手段对付中国。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林则徐在数次得到英国将进攻中国的情报后,依然不相信。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列举了1840年林则徐三次获悉英国将进攻中国的消息后的反应:1840年2月林则徐听闻澳门葡萄牙人传闻英国将派遣12艘战舰来华的消息,他的反应是“此等谎言,原不过义律等张大其词,无足深论。”1840年3月24日,英国军舰“都鲁壹”号(Druid)抵达广州,林则徐仍然认为这是“虚张而已”。同年4月,美国领事禀林则徐,英美报纸披露英国将在6月封锁广州,林则徐对此官方消息仍称其为“谣言”。
林则徐在对战争的预判上,几乎没有受到自己所翻译的情报影响,更没有采信其他国家官方传递的正式消息。中英开战后,林则徐对英国的判断更是一塌糊涂,一点也没表现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应有的眼光。
1840年8月,也就是定海失陷,鸦片战争爆发两个月后,林则徐在一封给道光的奏折中说英军“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
林则徐认为依靠乡井平民就可以打败英军,因此中国可以采取招募乡勇的办法抗英。林则徐不但相信依靠乡勇能抵挡住英国的攻势,还相信依靠中国的“神功”可以抵御外侮,《剑桥中国晚清史》写道:“另一个办法是采用道家法术和中国寺院的拳术,以改善军队在西方炮舰和大炮面前软弱无力的状态。例如,武术教师们宣称自己在水下不用呼吸可以呆上十个小时,因而便雇用他们藏在河底去英国船底下凿洞。”
从这些表现看,林则徐确实谈不上“开眼看世界”。
名誉第一 误判形势后为自己辩护
尽管林则徐对战略形势有诸多误判,但在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如同传统的清流士大夫一样,开始为自己辩解。
1840年7月4日,林则徐在一封奏折中称,英军北犯的消息自己已经知会浙江、江苏,8月7日,林则徐在奏折中称沿海各省自己都已发文通知。同年12月22日,林则徐在给姻亲的信中说:“屡次奉请敕下各省督抚严密防堵。”1842年9月,林则徐在给朋友的信中进一步说:“英夷兵船之来,本在意中,徐在都时面陈姑署不论,即到粤后,奏请敕下沿海严防者,亦已五次……”(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单就林则徐这番自我表述而言,林则徐似乎对战争早有预料,并且还屡次向同僚和皇帝发出预警,不过,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林则徐在书信及日记中的这番自我辩护,只不过是传统士大夫惯常的操作手段,显示出林则徐作为“清流”士大夫的一面。
林则徐被流放以后,或许已经意识到清政府的落后,但这个层面也仅止于器物层面,并且复起以后,也从不公开谈论自己在广州时所了解到的外部世界,林则徐曾对友人提起清朝应使用“大炮”,但末尾仍叮嘱朋友“幸勿以示他人,祷切,祷切。”(据林则徐:《致姚椿、王柏心》,《林则徐新疆资料全编》)
尽管提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但在名誉与官运面前,林则徐却不能舍弃一切为国报销,这似乎也与“开眼”相去甚远。
结合以上论述,不难发现林则徐并未开眼看世界,从他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到他处理外商的政策上看,他均未受到西方情报的影响。事实上,林则徐所采取的方针策略,并未超出传统士大夫的行为方式。
林则徐在对待世界的问题上,其实与琦善等人并无不同,基于传统的三点假设:即中国在战争中占优势;中国善于使外来民族“开化”;中国有贵重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纳贡地位。(据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林则徐和他的同僚们都坚持“以商制夷”的策略,即便到1840年4月,鸦片战争爆发在即,林则徐仍在议论“驭夷不外操纵两端,而操纵只在贸易一事。”(据王开玺《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制夷思路探论》)
回到本文之初,林则徐组织人翻译了《国际法》,若他能真正“开眼看世界”,注意到国际法中国与国交往的原则,也许就不会坚持“以商制夷”这样的观念了。
结语:
抛开政治史程式化的叙述,仔细审视晚清历史,不难发现林则徐并未“开眼看世界”,今天仍称其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对历史的误读,只会让今人远离真实的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