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黑枸杞“涨声”中澄清机制缺位

11.09.2015  11:27

  黑枸杞,青海草原上常见的野生植物,它的身价,从8年前的每斤几百元,上涨到现在的“最高万元一斤”。所以才引发“数千外来者掠夺黑枸杞”事件。“涨声”和“掌声”的背后,是部分商家的“精心策划”,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药效,让它从草原野果变身礼匣“圣果”。就像一位黑枸杞承包商所言,“黑枸杞真有那么神那么值钱吗?还不是因为少,有炒作空间。”(9月10日《新京报》)

  大凡要推销某种可食之物,只管说其“补肾壮阳、治癌防癌”就成了,无需过多的华丽辞藻。这种最“朴实”的劝购说辞,一个人去说,可能没有人相信,如果许多人都去说,就不由人不信了。据报道,在商家对黑枸杞疗效的介绍中,它几乎可以包治百病:补肾益精、预防癌症、养肝明目、改善睡眠、美白肌肤、减缓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内分泌紊乱等等,就连叶子都可以治疗失眠、肠胃病。在商家的宣传词中,黑枸杞戴上了很多桂冠,如“美容界的软黄金”、“癌症界的克星”。这样的说辞,一旦大家都在说时,就算心中将信将疑,也可能不耽误跟风抢购。

  三人成虎之典,之所以生成于中国,说明自古以来,国人就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多怀有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做事盲从的秉性,屡屡被商家利用。三言两语之下,便喜滋滋乐掏腰包。

  不盲从,不上当,关键要有老主意。纵然你有千条计,我就不占小便宜。心地淡然,方能保持定力。跟着自己独立的感觉走,往往反倒是正确选择。

  这种“感觉”,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形成,基于问疑思维。凡是遇到一件事,不是你说啥我就信啥,刨根寻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会免去许多上当受骗。我国药典中就没有收载黑枸杞这味药,你就敢拿这玩意当药用,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这也抑制癌症,那也可防治癌症,为什么患癌症的人还这么多?对打着治癌旗号的东西,首先就应该多打几个问号。

  当然,全凭一己判断,就能保证一生一世不上当受骗也难。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何况心存五情六欲的凡人。今天炒作秋葵,明天炒作黑枸杞,对公众来说,的确防不胜防。这就需要公共部门建立一个商业舆情研判澄清机制,遇到涉嫌炒作敛财,及时通过媒体发声,以矫正对公众的误导,化解公众的误解。

  类似黑枸杞这样的炒作,其实质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无论从广告法、消法,还是从一般的商业诚信规则来看,这样的行为都涉嫌违规,至少接近欺骗。建立预防过度炒作机制,以避免社会欺诈造成损众后果,给公众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来说,是不可或缺的。